摘 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在經濟理論的研究上 也出現樂空前的熱潮,會計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也成為一個中一個重點課題,陸續提出樂多種不同的觀點,但無論怎樣變化,實施會計核算與監督兩項職能是會計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是亙古不變的訂立。
關鍵詞:會計核算 會計監督 經濟活動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a)-0224-01
習慣上稱核算與監督是會計的兩大基本職能。在我國會計法第一章《總則》第三條中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按照本規定辦理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把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作為會計兩項重要職能。
1 會計在經濟發展中的核算職能
在研究會計核算職能時,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從內容上刊,不能把會計核算職能單純的理解維記賬與算賬,把會計看成是單純的描述性工資,即記錄、分類、計算、綜合等一系列手段。提供反映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單位的財務狀況以及活動及其結果的會計資料,包括:文字、數字—— 主要是數字—— 資料,而對這種反映的要求和內容,則是隨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隨著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活動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而在不斷前進變化,它由簡單的在“生產時間之外附帶的把收支、支付等記載下來”。這種反映資料向包括完整、全面、系統的指導體系發展。作為觀念總結的核算本身蘊含著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比較、預測等任的主觀能動作用。這便上升維管理階層,也就是對宏觀經濟的管理,它不僅指對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的聚財、用財、生財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的管理,而且還包括由于資金的變化而引起的各種經濟關系的處理和協調,如企業與國家財政、稅收機關的關系,企業與供應單位,與用戶等之間的關系,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關系,企業與投資者和債權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與職工個人之間的關系等。管理職能,如計劃職能,通過制定并執行財務收支計劃萊規劃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財務行為;組織職能,通過對企業資金的籌集、運用,合理使用、調度資金,及時籌集供應資金,保證企業生財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指揮職能,通過對資金調度來平衡整個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決定哪些業務可以進行,哪些不可以進行,以及各項業務活動開展的范圍、時間及規模等;協調與控制職能,通過價格形式萊協調、控制各項業務活動,使之按照預定的計劃有順序、分層次的進行,所以,有人不無夸張的說:好的會計人員,財務管理人員,不僅僅是專業的會計人員,而應是優秀的企業家,是“藝術家”,是帥才。
其次,從時間上看,核算職能應包含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即連接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第一,會計要記錄已經發生的經濟現象,提供歷史上已經形成的會計信息;第二,在經濟活動過程中,要及時反饋有關信息、及時控制經濟活動的進程;第三,要根據歷史記錄加以分析、整理,轉換成新的經濟信息。由此可見,核算存在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會計核算目的是通過對經濟活動的記錄、計量,提供會計信息。會計所記錄、計量的經濟活動是錯綜復雜的,其中有些經濟現象其規律性并沒有被人們所認識,還無法用科學方法去計量和描述,為了使會計工作順利進行,就必須對會計事務中產生的一些尚未確知的事物,根據客觀的正常情況或者發展趨勢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斷和假定,這種判斷和假定就是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一般認為,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期間和貨幣計價與幣值穩定。
2 會計的另一職能是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職能是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也就是預測、控制、分析和檢查,這些都是監督職能的有機組成部分。任何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都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進行的,為了使經濟活動按照規定的要求達到預期的目的,就必須進行會計監督。
加強經濟監督是經濟管理的客觀要求,會計監督是通過會計信息進行的監督,這是會計固有的職能。隨著經濟活動的日趨復雜,以及人們對會計信息資料的需要,監督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變化,逐漸的擴展。監督職能一般含有監督、控制、參與決策等環節。
會計的監督職能,一方面銅鼓乖哦憑證等有關會計資料的審核進行事前監督、審查所反映出來的經濟活動內容是否合法、合理、真實可靠,是否符合財政制度和財經法紀的規定:通過事前監督,以及時發現發生問題的可能性,以避免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還要對會計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情況及其有關資料加以檢查和分析,進行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通過事中、事后監督,可以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防止貪污和浪費現象的發生,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便于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處理,從而確保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按預期目標正常進行。
會計的監督職能,不僅指對會計信息進行識別與檢查,以保證各項經濟活動在國際的法律與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還要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其目的在于通過監督來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即監督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性。
3 會計核算與監督的密切關系
會計的核算與監督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核算是為了監督,不需要監督的核算是毫無意義的,核算存在于整個監督過程之中,監督依賴于核算,整個監督過程也正是不斷實現核算的過程,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寓于管理過程的始終,每一個會計行為都包含了核算與監督兩個方面,如果會計管理沒有可靠的,充分的、完整的會計資料,監督就失去樂客觀依據,監督就不能順利進行,甚至不能進行。因此,核算是監督的基礎。如果沒有科學嚴格的會計監督,核算的真正作用就難以發揮,核算過程和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以及合法性和合理性就得不到保證。因此,會計監督又能促進和堅強會計核算工作。
綜上所述,會計是核算和監督生產過程中社會生產實踐的產物,是適應和加強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會計在工作實踐中不可孤立的片面強調與發揮某一職能的作用,而要全面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強企業管理。只有會計在經濟活動中不斷的科學的實施其核算與監督職能,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主義石材經濟不斷的向快速、高效、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