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GPS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測量技術手段,能給測量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GPS RTK廣泛應用于地形地籍碎部測量,也可以用于控制加密測量。嘉陵江鳳儀電航工程位于地形復雜且偏遠地區,已知高等級控制點較少,常規的圖根控制測量方法受地形條件限制,費時耗力。 本文用GPS RTK測量方法,按照行業規范的要求對測區控制點測量,工作效率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將測量成果與常規測量比較,得出測繪平面精度更高,高程精度跟等外水準測量方法相當的結論。
關鍵詞:GPS RTK 控制測量 水利電航工程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036-02
GPS RTK技術一種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的測量方法,可以被用于控制測量工作。GPS RTK技術在水利電航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1],已有很多學者對GPS RTK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開展了研究,如鄧文從理論上推導了作業半徑在4 km范圍內時,GPS RTK測量控制點的精度可以達到一級導線點的精度要求[2]。薛廣鵬通過實測數據證明了GPS RTK技術用于水利工程斷面測量的可行性和優越性[3]。王長江介紹GPS-RTK在杭州灣跨海大橋樁基測量中的應用,并根據長期實踐總結了RTK在施工測量中的注意事項,GPS-RTK定位的優點[4]。但是對于梯級開發電航工程中測繪新技術的研究和探索目前還很少,本文通過實證數據說明GPS RTK技術的可行性,對同類型工程項目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 GPS RTK工作原理概述
GPS RTK是局域差分定位技術,RTK通過載波相位觀測值進行差分定位,能夠實時測定點在指定坐標系的三維坐標,并達到厘米級的精度。對于水電工程來說,單基站局域差分定位是常用的一種定位技術,單基站RTK系統由一個基準站和多個流動站已經數據鏈接設備組成,流動站接受衛星信號的同時接受基準站發送的載波相位信息,通過求差解算坐標,求差解算坐標所采用的數學模型包括單差、雙差和三差。由于小型工程基準站和流動站距離較近,一般采用雙差觀測方程組成的數學模型求解[5]:
-[,,]J·-+- (1)
對于移動站TR和TB基準站,同步觀測的兩顆GPS衛星為sj和sk,得到雙差相位觀測量為:
=[(t)-(t)-(t)+(t)] (2)
當移動站和基準站間距離較近時,可以假設:=,這時:
=[--+]=0 (3)
移動站相對基準站的坐標改變量為[,,],當基準站坐標已知的情況下,可以容易的求得移動站的坐標;移動站對于同步觀測兩顆GPS衛星的方向矢量值之差可以表示為:
[,,]=[-,-,-] (4)
VP表示觀測噪聲。等式(1)的未知參數包括[,,]和雙差整周模糊度,求解等式(1)關鍵是初始值的確定,這方面的內容在許多資料中均有出現[6],初始值的確定以后就可以實現載波相位差分定位。
2 測區概況
嘉陵江鳳儀樞紐工程位于南充市境內,是嘉陵江干流廣元至重慶段十六級開發方案中的第十級。上游與已建成的馬回樞紐相接,下游與小龍門梯級銜接,是航電結合的綜合利用工程。
測區屬川中丘陵地區,位于“嘉陵曲流甲天下”的嘉陵江中游,地表破碎,地形起伏大,植被覆蓋率高,支流眾多且狹長,測區范圍從江凌壩下游馮家灣起點海拔約267 m至淹沒后高程加10 m的高程296 m。外業施工期又正值冬春季多霧季節,作業難度較大。
3 精度檢驗
3.1 基礎控制資料
平面坐標系統采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平面控制點有D級GPS01、GPS03、GPS05、GPS06等共8個點。一級導線點有I05、I06、I07、I11等共34個點。成果為某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施測。
高程系統采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高程為該單位施測的四等三角高程成果共15個點,等外水準三角高程成果19個點,實地保存較為完好,均可利用。
3.2 坐標轉換參數確定
(1)收集、整理轉換區域內8個D級重合點的WGS84坐標和1954北京坐標系坐標。
(2)經過圖形分析和優化設計選擇,最終選取分布在測區四周的GPS01、GPS03、GPS05、GPS06四個點的坐標值計算坐標轉換參數。
(3)由于重合點數據較多,經研究選用七參數轉換法求解轉換參數,轉換數學模型采用目前通用的布爾莎模型[7]:[MS1]。
=K + +
(4)先將控制點的WGS84坐標轉換成空間直角坐標系。
(5)根據確定的轉換方法和轉換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初步計算轉換參數。
(6)分析了重合點坐標轉換殘差,沒有出現殘差大于2倍殘差中誤差的重合點,說明轉換參數精度滿足要求。
(7)把確定的坐標轉換參數輸入儀器手簿中。
(8)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儀器操作和數據采集。
3.3 測繪成果及精度統計
運用RTK技術,按照一級控制點的操作要求進行數據采集,我們重新測定了所有一級導線點的坐標。
(1)對測繪數據進行精度統計,結果如表1。
由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點位中誤差f為±0.030 m小于規范的±0.050 m,邊長相對中誤差k為1/22560小于規范的1/20000,大地高中誤差±0.028 m小于規范的±0.030 m,說明數據成果質量滿足規范要求,內符合精度良好。
(2)將測繪數據與生產單位提供坐標進行比較。
本文中計算兩個高程中誤差來衡量RTK高程測量精度,一個是利用15個四等水準點數據作為真值的高程中誤差Mh1求解;另一個是19個等外水準點數據作為真值的高程中誤差Mh2如表2。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GPS RTK一級控制點測量精度與一級導線點常規控制測量的精度符合情況:平面精度非常高,高程精度差異相對較大,從Mh1和Mh2的數值可以看出,GPS RTK測定的高程在測區還不能達到四等水準測量精度,但是基本可以達到等外水準測量的精度。
4 結語
在丘陵地區的水電工程開發中,用GPS RTK控制測量代替常規導線測量,在精度上是完全可行的,同時利用GPS RTK控制測量可以跟碎部測量同步進行,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克服外業方面的“通視條件”、“測站測定”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它在水利電航工程中的河道整治規劃、水庫可研、灌區治理、淹沒區土地征收等方面的測量和工程放樣中很有實用價值。特別是在一些地形條件復雜的地區,過水的河道、不通視的線路等都非常方便操作,GPS RTK在控制測量中更顯出無比的優勢。
當然,RTK技術快速、靈活的作業方式有賴于足夠的衛星數、穩健的數據鏈、較小的多路徑效應等外界條件,在水利水電中更顯得突出,有時會出現無法正常作業的情況,這些缺陷將會隨著工程網絡RTK、多衛星導航系統等新技術的出現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馬艷艷.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山東水利,2009(12):15.
[2]鄧程文.GPS-RTK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3):101.
[3]薛廣鵬.RTK技術在水利工程斷面測繪中的應用[J].四川建材,2010(5):110-111.
[4]王長江.GPS-RTK在杭州灣大橋樁基礎施工測量中應用[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5,18(B6):72-74.
[5]陳樹新,王永生.利用Kalman濾波實現快速GPS整周模糊度確定的研究[J].遙控遙測,2001,22(5):8-13.
[6]Teunissen P J G.Least-squares estimation of the GPS ambiguity[A].Invited lecture,Section IV theory and methodology,IAG general Meeting.Beijing.1993,8.
[7]徐紹銓.GPS測量原理及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