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鉬金屬是是一種稀有金屬,主要產于輝鉬礦,同時鉬金屬的應用領域比較廣闊,而且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鉬金屬的應用還在擴展。因此,對鉬金屬的需求量在與日俱增,那么鉬金屬開發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作者對陜西黃龍鋪地域內鉬礦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輝鉬礦 黃龍鋪 區域礦產
中圖分類號:TD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087-01
我國東秦嶺地區鉬礦豐富。除擁有早已馳名中外的金堆城巨型斑巖鉬礦床之外,隨著不斷的勘探,發現了大型的黃龍鋪碳酸巖脈型鉬(鉛)礦床和石家灣斑巖鉬礦床以及奕川南泥湖斑巖一矽卡巖型鉬(鎢)
礦床。鉬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戰略性資源,其優異的性能,廣泛應用于鋼鐵、化工、軍事、電子、電子計算機、生物醫藥、農業等領域。我國鉬資源人均擁有量很低,但就已探明的鉬礦儲藏量還是比較豐富的。南泥湖—黃龍鋪—金堆城西東方向延伸是鉬金屬成礦帶,是我國一個主要的鉬金屬儲量帶。
1 地域地質的概述
陜西省的黃龍鋪碳酸巖脈型鉬(鉛)礦床地處地質結構復雜的地臺南緣的豫陜斷隆區,地質構造復雜多變,對此地質工作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因此,只能確定該區是太古界太華群片麻巖構成該區的基底構造層,經過數萬年的變化以及分裂和混合作用,形成覆蓋于該基底之上的中、上元古界長城系的鐵銅溝組和熊耳群古火山巖套及薊縣系淺變質巖等構成上構造層。本區的構造格局是以東西走向和北西走向,還存在南北和北東方向的斷裂。
(1)通過勘測和研究,可以推測出黃龍鋪地層主要上元古界長城系鐵銅溝組石英片巖、太古界太華群的片麻巖、熊耳群變細碧巖以及碎屑沉積的巖石。這些地層的麻巖與鉬礦床有一定的聯系,關系密不可分。
(2)構造區內主要是褶皺構造,為復式背、向斜構造。北部有大月平斜,南部為白花嶺向斜,其間夾有次一級的東坪一金堆城一桃園斜背。這些褶皺構造的軸線近東西向,為基底構造線的反映。斷裂構造較復雜,具有多期活動的特點。
①東西向斷裂構造,區內的發育程度不是很好,但生成較早,區內的花崗巖侵位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②北西走向深斷裂構造帶,寬1~3 km,呈北西300°~330°延伸,斷面傾向南西或北東。該斷裂帶可能自西北的小夫峪向南東延伸至木龍溝。北西走向斷裂可能切穿地殼到達上地慢,屬于深斷裂。由于受燕山期老牛山花崗巖侵位的影響,在地表見到其方向發生了某種程度的偏轉。
③北東一北東向斷裂構造帶,在該區內主要有張家坪一金堆城一杜峪斷裂帶。盡管它有多期活動的特點,但其形成比北西向深斷裂帶稍晚,這為其切穿了北西向斷裂和晚于北西向斷裂的老牛山花崗巖所佐證。
(3)由于花崗巖的侵位和遠古時代的中基性巖漿噴溢形成巖漿巖,在巖漿巖的活動中發育成輝綠巖脈、偏堿性堿性巖脈和含鉬鉛鈾銳稀土碳酸巖脈,同時形成礦床。華山巖體侵位片麻巖中,按巖性可分為內部相、邊部相和頂部混雜相。這些都和鉬礦床的形成有直接的聯系。
2 區域礦產概況
2.1 礦床(點)在空間上的分布特點
以鉬礦產儲量豐富文明的地區,以秦嶺一華陽川一黃龍鋪一駕鹿一帶和金堆城地區,除了有金城對斑巖鉬礦床以外,還有碳酸巖脈型礦床—黃龍鋪、垣頭、桃園鉬(鉛)礦床(點)、小夫峪稀土礦點、華陽川鉛稀土礦點和駕鹿鉬鉛稀土礦點以及大型的石家灣斑巖鉬礦床。隨著對鉬礦床的探明,也總結出了鉬礦床分布的主要特點和重要特性。從鉬礦床空間上總結的主要分布特點
(1)這些礦床不受某一層位的控制。黃龍鋪碳酸巖脈型鉬(鉛)礦床主要賦存于熊耳群變細碧巖系中,但屬同一類型的垣頭鉬鉛礦點分布于片麻狀花崗巖,而碳酸巖脈型的華陽川鉛稀土礦點、小夫峪稀土礦點和駕鹿鉬鉛稀土礦點則產于太華群片麻巖里。金堆城斑巖鉬礦床的礦體賦存于斑巖本身和外接觸帶的角巖化細。碧巖(熊耳群)中,高山河組石英巖亦有鉬礦化。石家灣斑巖鉬礦床的礦體主要產于高山河組石英巖里。
(2)碳酸巖脈型鉬鉛稀土礦床(點)主要分布在北西走向的深斷裂帶內,受北西和北東走向斷裂聯合控制,而斑巖型鉬礦床則與北東走向斷裂帶關系密切。
(3)根據所確定的黃龍鋪碳酸巖脈型鉬(鉛)礦床的礦化年齡206 Ma,老牛山二長花崗巖和石家灣花崗斑巖的年齡分別為218和122 Ma。可見,該區內碳酸巖脈型礦床形成早于老牛山巖體和斑巖體,二者無成因上聯系。
2.2 分析碳酸巖脈型礦床的不同點和共同點
相同點有以下幾點。
(1)主要的礦石組成基本相同,都是以石英石和方解石占大多數,方解石略優于石英石,同時并伴有鋇天青石的形成。
(2)都是受地域上北西走向斷裂層控制,主要含有碳酸巖脈,規模上基本一致,同時含有少量的細脈。
(3)所含的主要成分:硫、碳、氧、鉛,大都一同位素的形式存在。碳、氧、鉛同位素組成相對穩定,硫具有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不同點有以下幾點。
碳酸巖脈型礦床的不同點,主要是由于元素的密集度和堿交代強度不同。黃龍鋪鉬鉛礦床中未見強烈堿交代作用形成的礦物,其圍巖表現為較強烈的碳酸鹽化。華陽川鉛稀土礦化,具有強的堿交代作用,形成霓輝石和鈉閃石等礦物。同時這兩個地區不同時間形成鉬礦床的特點也不同,是一個復合型地區。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簡單,一鉬金屬為主存在,另一類組合比較復雜,主要是鉬鉛稀土。
參考文獻
[1]張國偉,張本仁,袁學誠,等.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盧欣祥.秦嶺花崗巖大地構造圖及說明書[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0.
[3]張國偉,孟慶任,于要平,等.秦嶺造山帶的造山過程及其動力學特征[J].中國科學(D輯),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