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因為其內容抽象難懂的特點,一直難以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因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為例,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目前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不高的現狀,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進行探究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提高策略,旨在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進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同時,也為廣大同仁提供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實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196-01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深入的推進,許多課程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高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與大學高等教育銜接的重要一部分,具有很強的過渡性質和延伸性,因此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中得到高度關注,學生怎樣學好,教師怎樣引導,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提高教學過程的實效性,是我們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
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高中物理教育教學實效性不高的現狀,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實效性進行探討分析,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拙見,僅供大家借鑒參考。
1 高中物理實效性提高策略
1.1 注重在教學中表達真情
在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舉止非常重要。當老師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學生可能會對老師,比如相貌、身高、氣質等非教學內容部分產生一定的興趣,一門學科教學質量的好壞,往往與老師和學生彼此之間的印象有成非常大的聯系。老師上課時的言行舉止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課堂上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緒特點實時地改變教法,制造懸念,把學生對老師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科教學任務上來。只有老師首先帶著真情走進課堂,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求知欲和上進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把積極、主動的、有個性的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因為有了你,我才愛物理。俗話說的好,親其師才能近其道。
1.2 注重推廣小組合作學習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因而合作性學習顯得很有必要。在以往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只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成為知識的客體,學生的學習很少能夠聽到別人的意見,缺乏與周圍同學之間交流的機會。把知識還給學生,他們才是學習的讓體,老師只是導演,課堂意味著上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以高中物理實驗為例,在小組合作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用一個實驗方案的討論環節替代實驗具體的實施方案,同時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里面各抒己見,發散思維,爭取讓其他人同意自己的方案。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進而在思維上擦出火花,加深對物理學科內容的理解。在爭辯的過程中,老師要仔細觀察小組中各個同學的表現,如果一個小組中某個同學保持沉默,不參與討論的,老師要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比如立即加入這個小組,積極引導,參與其中,使他勇敢講出自己的想法觀念。若同一組中同學在不同的實驗方案上意見不統一,老師的參與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通過合理的分析和的指導,可以有效的讓其中一名同學的方案脫穎而出,同時對于一些同樣可行的但沒有通過的實驗方案,事后也可以找同學進行溝通,肯定其方案的可行性,鼓勵其不要因為實驗方案沒有通過而因此放棄物理學習,保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能愛上這門學科,能夠積極參與到物理這門課的學習上來。興趣往往是學好一門課程的關鍵,老師要多多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
1.3 重視多媒體工具的應用
現代科技的發展,的應用為課堂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多媒體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表現的優為突出,例如通過聲、影及動畫可以把物理現象的淋漓盡致,使高中物理的抽象性,復雜性、邏輯性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很好的掌握。比如原子核真實模型一章,傳統的教學手段只能把原子解釋清楚,而面對更為復雜和細小的原子核卻無能為力,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完全可以通過軟件模擬將原子核內部以3D的形式原汁原味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化抽象為具體,變微觀為宏觀,使同學能夠跨越物理認知過程中存在的感性障礙,將學生帶入到一個可控的,可以回放的,甚至可以觸摸的微觀物理世界。同樣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如動量守恒中剛體由于碰撞產生的微小形變,電磁通量的不可見變化,光電效應等肉眼看不見的章節都可以通過多媒體而得到充分的表達。使同學們對這些物理知識能有直觀的了解認識,加深印象,多媒體活躍同學們思維的同時,也能夠減少傳統的教學帶來的上課精神不集中,學習效率不高,內容聽起來鼓噪等現象的發生。
1.4 慎待高中物理教材的選取
要想高中物理教學有一個較高的實效性,那么其課本所包含的實效性也必須相當的高,據一份權威調查顯示,有大約6成的同學不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因為物理課本中充斥大量理論的內容,缺乏實際。例如高二物理中的動量那一章節,認真分析,我們就能夠發現,動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一個假設的基礎之上的,即系統的合外力為零。但現實生活中卻與此有較大的差距。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里基本不存在所受外力為零的系統,高中物理課本中對這一點的事實并沒有特意說明,只是強調純理論的同時只能讓學生更加脫離實際生活,只會更加消極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因為學生知道,即使學得再好,那都是虛假的,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能夠用到的地方。
2 結語
總之,任何富有成效的教學,取決于新的創新思維方式,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創法,以上四點只是拋磚引玉,在高中物理的教學的實效性研究中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探討。面對新時期,新的要求,作為物理教師,我們要不斷賦予高中物理教學新的理念,以教學過程中的豐富經驗,不斷探索,不斷尋求提高物理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切切實實的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朱在超.高中物理實效性教學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1(7):25.
[2] 張世恒.新課程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1(26):162-163.
[3] 蔡之剛.淺析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1(6):25-26.
[4] 徐進娟.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J].學周刊:B.2011(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