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開展科技服務的動力來源和舉措,研究表明,伴隨著國家產業升級、創新型企業建設步伐的加快,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有效地開展校企合作科技服務必將大有所為。
關鍵詞:校企合作 化工類 專業基礎課 科技服務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227-01
以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為契機,我院化工類專業課教師走出校園,走進園區、走進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為企業解決了很多技術難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作為化工類專業兩門重要專業基礎的基礎化學和化工原理課程教師卻在這方面有著明顯的不足,他們忙于應付教學,很少有人真正走入企業進行科技服務,開展校企合作。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基本上不了解企業需求,很少有各類橫向科研項目,知識更新慢,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現代化工類企業結合少,教學質量也很難有明顯的提高[1]。長期以往,這些教師的專業水平、學術水平必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甚至有后退的趨勢。同時固步自封也必將不利于專業基礎課程建設乃至專業建設。
1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開展科技服務的動力來源
1.1 化工類企業的動力來源
尋求效率和效益是企業與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進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務CyF2dTwVC4DnlsDg+MkiZw==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當化工類企業意識到或者看到與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進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務能給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降低研發成本,帶來科技進步、效益提高、產能增值,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時候,一定會積極參與校企合作進行科技服務。
獲取企業需求的科研成果和讓人才為我所用和提高企業科技水平是化工類企業與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進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務的又一動力。化工類企業也希望通過與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進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務這一寶貴平臺,增加溝通和交流的機會,擴大承擔社會責任的美譽,快速取得“高新企業”、“高科技企業”等稱號,增強企業的科研水平和品牌形象,獲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優惠措施及政策支持,有利于企業獲取深層次發展的空間和資源。
1.2 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的動力來源
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基于校企合作開展科技服務是工學結合深層發展的需求,是培養面向化工類行業、企業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化工類高職院校在辦學方向、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的安排上都要盡量面向行業和企業,反映化工類職業技術、職業技能和職業思想的發展變化,同時兼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在進行校企合作開展科技服務的過程,了解了企業的生產實際,為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基于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務是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專業發展和提升的有效平臺。科技服務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強調了教學的實踐性。教師在科技服務過程中,活化了知識、提高了技術、培養了創新意識,促進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大部分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的科研實力相對較弱,與本科院校教師在縱向項目的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很難拿到項目,但在進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務中,這種情況將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得大部分專業基礎課教師都有機會參與企業的橫向課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持續的發展,也有利于實現自身的價值。
2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開展科技服務的舉措
2.1 加強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自身建設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自身能力是開展科技服務能力的關鍵。我院很多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現有的科技、研發、信息等方面的實力都還未對企業有足夠的吸引力,這也是影響他們進行校企深度合作的關鍵[2]。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要苦練“內功”,通過加強自身建設,多渠道提升整體素質,提高自身科技研發能力、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真正的深度校企合作科技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2.2 主動出擊——走出校園,走進園區,走進企業
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優勢確立自身的研發方向,成立研發小組,積極走出校園,走進園區,走進企業,要主動到企業進行科技調研,主動服務企業,看看企業有哪些科研需求,有哪些技術瓶頸,暢通與企業的聯系,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讓教師進駐企業[2],創造機會,尋求機會,挖掘合作的潛力,為后續的科技服務奠定基石。
2.3 科研成果轉化
有些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科研能力比較強,在完成各種縱向項目以后,手頭上往往有了一定科研成果的積累,這時候可以積極尋求企業合作,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對接。
2.4 為企業解決科技難題
與本科院校教師相比,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的科研能力的確有所不足,但是也有很多化工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由于經費的投入問題,他們也很樂意與高職院校教師合作,這時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可以降低對科技服務費用的期望值,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沉淀自己的科技服務能力,長期以往,他們的研發能力必將大大增強,有力地促進了以后的科技服務的良好開展。
2.5 合作研究開發
針對企業的生產實際、科研情況,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可以與企業聯合組成科研攻關小組,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共同解決企業技術改造、產品開發中的難題。這種科技服務平臺的創建,進一步增強了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的科技服務能力,調動了教師參與企業技術服務的積極性。
2.6 合作辦產業
隨著對企業、對項目了解程度的加深以及自身研發、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增強,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起一種風險共承擔、利益共分享的新型合作辦產業的科技服務合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可以拿出部分資金,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科技能力、研發能力形式出資,如果這種類型的合作能夠促成,那么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在校企合作科技服務的實踐中,又將邁出了新的一步。
伴隨著國家產業升級、創新型企業建設步伐的加快,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基礎課教師積極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主動走出校園,走進企業,有效地開展校企合作科技服務必將大有所為。
參考文獻
[1]付曄,林藝文,馬強.校企科技合作對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12-15.
[2]方美君.高職院校科技服務平臺構建策略與實踐反思[J].中國高教研究,201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