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的應急方法介紹,闡述了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疏散安全避難方法,有利于人們對消防知識的更深的了解,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應急疏散 安全避難 消防
中圖分類號:TU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241-0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僅滿足于物質方面的需求,人們更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內,安全環境固然很好,但這個環境需要我們去努力創造。假如我們遇到了火災等危險,我們應該要注意點什么呢?常言說的好:“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我們與到火災時,一定要冷靜,不能像熱鍋上的螞蟻那樣摸不著頭腦,應借助平時的消防逃生知識,認真觀察周圍的環境情況,采取靈活的逃生方法,就能給自己找出一條安全的逃生之路。下面就結合實際來研究消防應急疏散與安全避難的問題。
1 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理論
在現實生活中,針對所需消防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疏散預案,可以避免大的安全事故的發生,當遇到火災時,企業應啟動消防應急預案,根據消防應急預案各負其職,其他人員按指揮人員指令進行疏散,負責救火的人員針對火情迅速做出控制和補救措施,切不可只顧自己,慌亂逃生,不但影響了消防應急疏散的秩序,而且會造成貽誤救火的時機,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的損失。因此,在平時應加強應急疏散安全避難的演練,從而掌握應急疏散和安全避難的逃生本領,遇到火災時,一定要聽從指揮,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高人們的消防應急意識,增強抵御火災事故的能力。
1.1 制定應急疏散預案的重要性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一般辦公空間較大、造成火災的隱患多、人員相對比較集中、流動性較強、火災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不但會影響本單位的正常工作,而且可能會影響一個集團,甚至是一個系統、一個國家的社會安定。因此,通過制定針對性的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立足防范自救,是當前每個單位的重點任務。
在現實的生活、工作中很多火災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負責消防人員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差,對消防操作程序不規范、火災事故處置措施跟不上、單位消防制度的建立不完善等問題,有的企業制定消防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主要為了應付上級部門及公安消防機構的檢查,突遇火災時,實用性更談不上,沒有現實的意義,依然會出現火災現場一片混亂。其實制定滅火應急預案的真正意義是提高企業的消防管理水平和火災應急處置能力,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 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的方法
c6Ucy3pdhVg1fgantabYdTFLKqzt4ecbLBpO5o9FfEA=要加強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預案演練,通過演練使每個人能熟練掌握滅火及逃生中應注意的問題和方法,了解火災發生的危險性、存在引起火災的安全隱患及危險源等,遇到火災時首先報警,然后使用企業安全消防器材進行救火,疏散人們到安全的地點,不但增強了自己的消防知識,而且在遇到火災時能自防自救。
當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定要觀察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的位置,以便在遇到火災險情時,能順利的逃脫。在發生火災時如果安全通道被堵,利用此通道無法逃生時,一定要觀察周圍是否有可逃生的工具等,例如,樓外側的雨水管道,可順著管道迅速的逃生或者利用繩索或者窗簾、床單等進行逃生,如果實在無法逃生,就要防止煙霧中毒,用沾水后的毛巾、被子把門縫堵死,自己也要用浸濕的毛巾捂住嘴和鼻子,等待消防人員來救,或向外釋放自己所在的位置,向消防人員求救進行逃生。
2 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應用
當火災發生后,通訊聯絡組要第一時間向“119”火警報警和向火災事故單位領導報告,在報告時,一定要確保報警準確,不能瞞報、謊報、故意夸大事故等行為,同時一定要報清楚火災發生的單位、地址、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并為消防車留出消防通道。事故發生后要遵循“三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未采取切實可行措施不放過。
根據消防安全預案,要立即啟動消防應急疏散程序,快速啟用消防滅火器材,利用滅火器和水進行滅火,救護被困人員,在疏散人群時,可利用喊話,手勢、按警鈴等方法,警告人群不要慌張,按指定的路線疏散避難,確保安全;對于在逃脫過程中受傷的人員,要進行現場救護,保證傷員的生命安全,并對傷勢嚴重者及時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俗話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火災發生時,一定要判斷火災的發生的位置、逃生的路線及火災可能造成的影響,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針對容易發生火災的方位,制訂詳細的方案、人人能看懂、人人能記住、比較實用的應急預案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適時的演練,可提單位員工的安全應急疏散能力及員工的自救、互救能力,確保人員在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情況下安全逃生,同時,增強了員工對突發事件發生的正確處置能力,熟練掌握如何在發生火災事故時引導群眾到安全地點進行避難,怎樣組織群眾安全疏散、逃生、自救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最大程度地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減少了財產損失。
在火災發生時,是對被困人員心里素質的一個嚴峻的考驗,被困人員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頭腦清醒、鎮靜,千萬不要驚慌,不要盲目地行動,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觀察周圍的環境,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必須注意的是火災現場的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且煙霧會擋住視線,能見度低,因此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遇到不同的危險情況時,首先自己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危險中的人,最后加強人們對消防應急疏散安全避難演練,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國家免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鐵男.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與消防綜合應急救援力量建設[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1).
[2]李衛芹.建立和完善以消防部隊為主題的社會應急救援體系的思考[J].希望月報,2007(12).
[3]劉曉娟.火災時人員疏散行為對疏散時間的影響[J].安全,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