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田徑運動文化概念的界定,針對田徑運動的特點,探討田徑運動的體育文化價值,從而為我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田徑運動文化 價值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246-02
田徑運動是運動之母,具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磨練意志,促進身心發展的健康價值,本應該是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可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內容,課時安排上越來越少,甚至有些學校根本就沒開設田徑相關課程。是什么原因使田徑教學的開展處于如此困難的境地呢? 許多學者從課程改革、教材內容等方面對其原因進行剖析,但很少學者從文化背景進行闡述。學者熊茂湘認為:“分析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的制約因素,如果僅僅從一些客觀方面找原因或過多的把責任歸于偶發因素,不深刻剖析我們的主觀心態,不從文化的角度反思,不反省自己,顯然不是理性的思考。”本文從體育文化的角度對田徑運動進行反思,力求為田徑運動的開展有一些啟示。
1 何謂“田徑運動文化”
“文化”一詞,迄今為止尚無定論。文化學的奠基者泰勒對“文化”下定義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蘇聯大百科全書》(1973年版)將文化概念作了廣義與狹義之分。作為廣義文化,“是社會和人民在歷史上一定的發展水平,它表現為人們進行生活和活動的種種類型和形式,以及人們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作為狹義文化,“僅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體育文化,是人們在體育生活和體育實踐過程中,為謀求身心健康發展,通過競技性、娛樂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體形態變化和動作技能所表現出來的具有運動屬性的文化。田徑運動文化,是指田徑運動在形成、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發展與人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以及與田徑有關的物質表現形式影響的總和,可分為觀念文化、關系文化和田徑物質文化三種形式。
2 田徑運動的特點
2.1 田徑運動是“運動之母”
田徑運動源于人類生存和生產勞動,是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調和意志力等基本身體素質的綜合體現。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源泉”。無論是球類運動的變化多端,還是體操,游泳,舉重等個人實力的展現,都離不開速度,力量,柔韌這三個田徑運動最基本的身體要素。
2.2 田徑運動更直接體現奧運精神
在當今的競技運動比賽場上,田徑運動是設立獎牌最多,影響最大,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熱點項目之一。“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在田徑運動中能夠得到更直接,更充分的體現,被視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化身。百米雖短,帶給人們的卻是毫秒之間定乾坤的驚險與刺激;漫漫長路,馬拉松將士們的腳步,向我們展示的是其鋼鐵般的意志。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它激勵著人們不斷地向新的極限進行挑戰,在無盡的追求中不斷地突破,完善自我。
2.3 田徑運動不受任何條件約束
田徑運動是最易開展和普及的運動項目,受場地,器械,環境的制約較小,而且投資較少。田徑運動簡便實用。而且,從生物學角度講,田徑運動屬于“綠色”體育運動項目。運動員在從事娛樂性較強的球類運動時,會因其運動本身的趣味性掩蓋身體的過度疲勞感覺,而田徑運動中相對枯燥乏味的一面則會讓從事者隨時感受身體內環境的機能狀況。從這些意義上講,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是其它運動項目所無法媲美的。
3 田徑運動的文化內涵
3.1 田徑運動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促進體育文化發展人文精神是指人類精神的外顯,是人對自身命運,價值,尊嚴,理想需求,權益的關注,思考和追求,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集中表現。田徑運動展現的是最為原始的自然之美,在人類自身進化發展的漫漫歷程中,人類不斷地挑戰大自然,突破自己極限。可以認為,自從有了人類自身,就有了田徑運動的雛形。
3.1.1 公平競爭精神
公平競爭精神一方面指不畏強者,敢于競爭,敢于勝利;另一方面倡導公開,公平,公正的行為規范。比賽成績不完全由選手的實力決定,還要受裁判因素的影響。在各類體育比賽,田徑運動可堪稱為公平競爭的典范。田徑比賽是在嚴密的組織下,按嚴格的規則和要求進行的。田徑規則對場地,器材,分組等方面都作了具體和詳細的規定,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套客觀的評判體系,能夠準確,公正地評判出優劣,其評價指標是以量化為主,克服了人為因素的影響。
3.1.2 頑強拼搏精神
頑強拼搏精神指運動員在比賽中敢打敢拼,為獲得勝利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意志品質。田徑運動競賽是能力,技術和心理的較量,是非常緊張激烈的。田賽項目的成敗取決于運動員瞬間的發揮,徑賽運動員則是從起跑開始,就要進行全程的拼搏。
3.1.3 共同協作精神
共同協作精神,是指既要展示個人特征,個人才能,又要互相配合,團結協作,為共同的目標一致努力。田徑運動主要是以個人項目參加比賽,運動員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運動水平。但個人發揮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團體的成績。特別是在接力賽中,個人的水平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缺乏隊員們之間的合作,是很難取得比賽的勝利。“世界田壇,誰家問鼎”,需要的是一個國家田徑運動整體實力的強大,我國雖然有光芒四射的劉翔,但我們的整體實力與世界領先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3.1.4 開放創新精神
從近百年的田徑運動發展史我們不難看出,人類的創新精神滲透到了田徑運動的各個方面。從田徑運動技術方面來說,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出許多新的技術,如跳高技術經歷了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和背越式的創新;從場地器械方面來說,人們設計了許多樣式的田徑場,地面由煤渣跑道發展成現代的塑膠跑道,并且在田徑教學中已開始使用幻燈,投影儀,錄像電視教材,電腦模擬教學機等現代教學手段。
3.2 田徑運動所創造的商業價值
產生社會效應田徑運動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自它誕生之日起就沒有擺脫過經濟的制約。它與商業的關系雖時隱時現,時疏時密,但終未能分割開來,其發展趨勢已不可逆轉。
國際田聯推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對世界田徑進行了深刻的變革,從而加快了田徑運動商業化的進程。另外,國際田徑運動基金會的成立,將比賽推銷給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以及電視轉播權的獲得等,帶給國際田聯巨大的經濟效益。田徑運動的商業價值是它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重要部分,田徑運動的商業性源于它自身的文化積淀,為田徑運動全面融入社會,推向市場,走上繁榮與昌盛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
3.3 田徑運動在個體人格塑造方面有著顯著功效
人格是指社會人的意志,個性等精神品質。體育運動在個體人格塑造方面的教育文化功效是最直接,最顯著的。它一方面是以對抗和競賽為內容,磨練人頑強,堅韌,自信,勇敢,機智等品質;另一方面它又以友誼和進步為目的,培養人坦誠,寬容,互愛等品質。就拿最古老、最能顯示人類欲望、意志和技能的田徑運動來說,它能使人建立榮譽感,拒絕虛榮。同時,田徑運動能引導崇高感,它是純粹的人體自然素質的衡量,純粹的人體運動功能的競賽。田徑運動是由最基本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術組成,但奧運會田徑場上那激烈的比賽場面是運動員們最大程度的搏擊和發揮,是運動員不斷地征服自然去沖擊自身能力的極限,在這一過程中人可審視到自身的速度和力量的崇高,自身的靈巧和協調的優美,崇高感彌漫于其中。
3.4 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開發,促進人的生理健康
誠然,大眾體育的內容伴隨健身手段、健身項目的急增和沖擊,似乎逐漸遠離了傳統的健身手段,甚至在學校體育教育中,減少或取消了簡單而又顯乏味的田徑內容。但運用田徑手段鍛煉身體的好處是其他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對于健身者來講,田徑運動來源于人體基本運動方式,是自然本能的動作,大部分項目簡單,易學,便于廣泛開展和普及,只要他們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識,不經過特殊的學習也能進行鍛煉。且作為健身項目時,它可以不受場地,器材和規則的嚴格限制。通過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開發,可增強人們身體對流行疾病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通過身體承受一定強度的持續性練習,提高身體的耐受能力及人體內臟器官的功能,以適應長時間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4 結語
田徑運動文化內涵給予了我們啟示:它是一項富含哲理的運動項目,蘊涵著很高的價值,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田徑運動更是學校體育之本,在學生體質日趨下降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正確對待田徑運動,從文化的視角審視田徑運動,引導學生對田徑運動深層的理解和認識,防止對田徑運動的片面理解和誤解,使田徑運動沿著以前的道路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嵐,張維真.中國當代人文精神的構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顧曉艷.現代田徑運動競賽商業化的趨勢[J].體育學刊,2003(5).
[4]時小冬,李莉.體育文化功能與個體人格發展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4(1).
[5]邵漢明.中國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