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我國的水電工程建設都是以造福一方人民為出發點和目標,所以工程質量的保障始終是項目建設工作的核心內容。本文從內部、外部質量監督兩個方面,對以往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如何切實提高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整體水平提出建議。
關鍵詞:水電工程 施工質量 質量監督
中圖分類號:TV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147-01
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涉及面相對較廣,而根據我國水利部相關規定,水利水電工程必須構建由項目法人負責,由監理單位控制,由施工單位保障,輔以政府監督的質量控制體系。這一規定不僅是水利部對于水電工程施工質量重視程度的生動體現,同時也表明此項工作責任重大,需要涉及諸多部門,因此必須采取分層管理和監督的辦法。一直以來,保障施工質量都是水電工程施工的重點內容與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速進行的今天,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不斷提升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監督工作的整體水平,以滿足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對于水電工程提出的更高要求。
1 水電工程的外部質量監督
1.1 外部質量監督的常見問題
所謂水電工程的外部質量監督,就是指政府和監理單位的監督工作,就以往的經驗來看,外部質量監督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力度不足。
疏忽、怠慢、不深入工地的情況時有發生,政府部門的質量監督工作人員往往無法及時根據所出現的各種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辦法,未能有效落實制度規范中所提出的具體要求。監理單位則偶爾存在與施工單位沆瀣一氣的問題,故意忽略施工中的各種違規現象,導致質量監督形同虛設。
(2)方法不當。
有些質量監督人員在對施工質量進行評價時,僅以數據資料為依據,甚至存在著涂改資料幫助施工單位蒙混過關以謀取不法利益的現象。另外,有相當一部分質量監督人員喜歡憑借自身以往的工作經驗評定施工質量,但是水電工程涉及面廣、建設時間長,采用這種做法難免會導致漏檢或錯檢。
(3)素養不足。
從整體上來看,質量監督人員的業務素養參差不齊,部分工作人員不具備工作開展所需的必要知識。
1.2 外部質量監督水平的保障措施
(1)構建監督責任制。
政府主管部門應盡快構建質量監督責任制,并將其納入業績考核的范疇,以轉變部分工作人員消極應對的工作態度。同時,為了避免監理單位的徇私行為,還要形成與之相對應的評級制度,只有那些符合要求的監理單位才能參與到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對于發現存在徇私行為的監理單位,應予以降級處罰,嚴重時可吊銷其營業執照并追究法律責任。
(2)優化監督方法。
質量監督人員應注意將工作重點由以往的現場質量問題轉移到對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和規范上,最大程度減少質量問題的出現,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也要堅決杜絕“經驗主義”思想,務必做到深入現場,實際了解施工的具體情況,避免單純依靠資料所導致的錯檢或漏檢問題。
(3)提升業務素養。
主管部門和監理單位應形成人員在崗培訓制度,定期向他們傳授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并使他們了解已經投入應用的各種新工藝,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執行能力。為了保障其學習積極性,還要定期進行業務能力考試,并將考試結果與薪酬、職稱等內容掛鉤,避免消極應對行為的發生。
2 水電工程的內部質量監督
2.1 內部質量監督的常見問題
所謂水電工程的內部質量監督,就是指項目法人與施工單位對于施工質量所提供的保障,在以往的工作中,內部質量監督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制度不夠完善。
部分水電工程并沒有形成針對項目法人的行為規范,所以盲目縮短工期、違反施工程序和規律的行為時有發生,在利益驅使和市場壓力的雙重影響下,這些行為經常會導致嚴重的質量問題。另外,在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著未能有效監督施工流程的現象,各道工序與流程常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無法保障施工材料和半成品設備符合工程設計的質量要求。
(2)技術監管不到位。
施工技術的整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施工成品的質量,但部分施工單位在實際操作時,卻采取了一味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計劃的做法,未對其進行復核和試驗,即便是在整改以后,也存在著未能及時歸檔的問題。另外,對于相關數據的審查也大多集中在施工開始前,這樣就無法根據施工進度對所采用技術的合理性進行有效分析,給施工質量的保障留下隱患。
(3)竣工驗收時的舞弊現象。
竣工驗收是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道保障,但是在操作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卻通過暗箱操作的方法對存在的質量問題加以隱瞞,并向政府主管部門遞交檢測合格報告。若此時主管部門存在著工作不嚴謹、僅依靠數據進行考核的現象,就容易導致工程質量評定的失真。
2.2 內部質量監督水平的保障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
首先要形成項目法人責任制,保障施工行為和次序能夠按照制度和標準的要求嚴格進行。其次,要進一步加強對施工流程的質量監督力度,不合格環節應限期整改,對拒不執行整改要求的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2)強化技術監管。
施工技術直接決定著水電工程的質量,由于工程在技術的選擇與制定方面相對復雜,所以質量監督人員必須要做到實地考察,對技術圖紙進行反復的研究和優化。除此之外,質量監督人員也應注意做好數據文件和施工資料的保管工作,以便在日后發現技術問題時能夠盡快確定發生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處理。
(3)規范驗收流程。
政府主管部門要形成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負責的責任機制,其中,監理單位的任務是進行工程外觀的質量評價,施工單位的任務是提交單元工程的質量檢查報告,隨后由政府部門委派專人以這些報告為依據,深入實地開展施工質量的綜合評價,并最終確定工程的質量等級。
3 結語
想要切實發揮質量監督的實際效果,就需要工程參與各方的積極努力與協調配合,只有在各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監督力度,對制度規范的具體要求進行切實有效的落實,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整體水平,為工程質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熊斌.水利水電工程中基本建設問題分析[J].建材與裝飾:上旬,2012(6):180-181.
[2]賀新軍.水利水電工程中施工質量控制管理的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2010,8(9):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