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煤礦事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安全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們過煤礦事業發展的重難點?;诖耍緸橐浴痘谑鹿手乱蚶碚摰拿旱V安全管理能力結構探析》為題,首先對事故致因理論進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煤礦生產過程系統;再次探析了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交流,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確保煤礦安全生產進行,助推我國煤礦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 事故致因理論 安全系統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152-01
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著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更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而作為現代煤礦企業,必須結合事故致因理論加強現代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并建立不斷健全煤礦生產過程系統,探析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才能更好的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確保煤礦安全生產有效的運行?;诖?,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談談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
1 概述事故致因理論
所謂事故致因理論,簡單地分析,主要就是用于闡明事故成因和始末緣由以及事故后果,從而便于分析發生的事故現象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的理論。這是由于事故的發生也具備自身發展的規律,只有充分掌握事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形成過程的辨識與危險源的評價和控制,為有效預防和控制例如煤礦等重大事故的發生,只有切實掌握這些事故的發生規律,才能始終確保生產系統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2 探析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的重要性
煤礦生產的核心就在于安全,因而煤礦安全的核心就是確保煤礦生產過程系統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煤礦生產過程系統集采煤、支護、運輸、通風、排水、供電、信息以及管理等子系統為一體,而每一個子系統主要由人員、機器以及物體和環境等要素構成。由此可見,煤礦生產實際就是各子系統之間互相作用和配合協調,利用系統的涌現規律達到生產煤炭的目的。人類所處的所有生產生活系統,在實現人類設計職能并提供希望產品的生產系統的同時也可能給人類生命財產與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災難性的災難系統,二者都建立在相同的客觀系統和事故致因理論之上的。因而我們可以得出,煤礦安全管理系統主要是煤礦的生產系統和安全管理系統組成,那么這一系統能力的高低就決定了煤礦的安全管理能力的高低,由此可見,煤礦能否安全生產與煤礦生產過程系統能力結構有著重要的關系,探析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探析
3.1 事故致危因素分析
筆者在綜合文獻和學術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事故致危因素主要有三類:一是發生傷亡事故的能力主體;二是出現危險源的前提并且對造成事故后果嚴重與否有著決定性的關系;三是組織的失誤,其中第二類致危因素是導致第一類致危因素引發事故的基本前提,對是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有著決定性的作業,這兩類致危因素之間互相關聯和依存,而第三類致危因素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由此可見,煤礦安全管理系統安全與否與其和諧型有著決定性的聯系,要想實現系統的安全,就需要借助微觀層面上交互的和諧化。
3.2 煤礦生產過程系統的構成分析
煤礦生產過程系統作為一個包括人、機以及環境等組合而成的動態系統,其中人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表現的安全與不安全行為、機械在生產過程的安全與不安全狀態,將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致危因素、各子系統之間相互作用以及變化和信息等因素與系統匯聚在一起組成了煤礦的生產過程系統,這是由于信息是確保管理決策正確與否的基礎。從而由于人出現的不安全行為和機械處于的不安全狀態的相互作用導致能量意外釋放而出現事故。因而基于事故致因理論下的現代煤礦企業,煤礦安全管理能力應確保人行為、機械狀態以及系統運行的安全。作為動態而又開放的煤礦生產系統,其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因素對煤礦生產系統具有制約和推動作用,因而必須具備確保人行為安全的管理能力是確保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的關鍵因素,通過加強管理激勵和約束人的行為,體現煤礦的安全行為與行政管理能力,而確保機械所處狀態的安全就是體現煤礦的安全技術管理水平的關鍵因素。煤礦的安全信息的管理能力對煤礦的安全管理工作決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上煤礦生產具備動態性和變化性,又需要煤礦具備不斷創新的安全管理能力。為確保煤礦生產系統的安全而又和諧的運行就需要綜合各種能力。
3.3 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探析
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是煤礦在安全行為方面的管理能力;二是煤礦在安全行政方面的管理能力;三是煤礦在安全技術方面的管理能力;四是煤礦在信息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五是煤礦在安全創新方面的管理能力。結合企業能力理論,這些能力核心源于知識。也就是,所謂的煤礦安全創新管理能力,就是能力的適應與發展;所謂的煤礦安全行為管理能力,就是從業人員個體心理行為規律、群體及煤礦,安全行為的激勵及保障能力;所謂的煤礦安全行政管理能力,就是安全行為約束能力,結構體系、制度體系及法律體系保障及執行能力;所謂的煤礦安全技術管理能力,就是技術、設備及環境系統的保障管理能力;所謂的煤礦安全信息管理能力,就是信息系統的構建、信息收集、使用能力;所謂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就是高效率、高效果的利用資源實現安全目標的保證能力。
4 結語
總之,探析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現代煤礦企業,應在事故致因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事故致危因素,結合煤礦生產過程系統的構成探析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結構,確保煤礦生產過程中人與機械始終處于安全狀態,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能力,確保煤礦安全生產進行,助推我國煤礦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朝飛,蔡立勇,夏妮,等.基于事故致因理論分析煤礦安全事故[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9(6).
[2]肖丹,邸志強,張慶華.事故致因理論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09(11).
[3]郎春蘭.事故致因理論的煤礦安全管理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8(5).
[4]陳寶智,吳敏.事故致因理論與安全理念[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