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改善公路路側安全性能,分析了路側交通安全影響因素及分類,從工程角度建立了系統化的路側交通安全診斷及改善技術流程,并給出了路側交通安全排序模型和改善對策排序方法。最后通過實例驗證,該方法可以使得工程人員快速地對路側交通安全進行評估和提出最優的改進措施,最終提高公路路側的交通安全水平。
關鍵詞:交通安全 路側 安全診斷 改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051-03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公路建設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公路建設受工程投資、服務理念及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缺乏對公路使用者的考慮,路側安全問題誘發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嚴重。根據歐美部分國家的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分析,路側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1/3[1~2]。我國雙車道等級公路路側事故約占總數1/4,高速公路路側事故數約占總數的一半[3]。由此可見,針對路側安全問題,提出系統的路側安全改善對策與理念,提高路側安全水平,減少車輛沖出路外而引起的路側交通事故,對于改善道路的安全性,緩解當前交通安全所面對的嚴峻形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真正全面闡述路側安全問題并能夠給工程技術人員提供系統指導的當屬路側設置指南,目前除美國外,很少有國家單獨就路側安全問題編制指南。為了使得工程人員快速地對公路路側進行評估和提出改進措施,本文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公路路側交通安全診斷及改善對策技術流程,為公路路側安全保障提供技術支持,并指導我國公路路側的建設、管理和養護。
1 路側交通安全診斷及改善流程
路側交通安全診斷及改善對策通過現狀調查分析路側潛在的交通安全問題,對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排序得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優先順序。根據排序分析結果,提出可能改善的措施,應用效益造價比對改善對策進行排序和優化,其基本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4~5]。
2 路側交通安全診斷
2.1 路側交通安全診斷流程
路側安全診斷通過分析路側潛在的交通安全問題因素及分類,設計出路側交通安全診斷調查表。利用診斷調查表,通過現場調查和專家咨詢,采用成因分析方法和經驗判斷方法對問題的顯著性和嚴重性進行打分,根據權重對影響因素進行排序,通過排序得到路側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優先順序。其基本技術路線如圖2所示。
2.2 路側交通安全診斷表
路側安全診斷表的設計是路側安全診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也是改進路側交通安全的前提。路側交通安全診斷調查表的設計,主要是通過采用交通安全成因分析方法,對產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國內外公路路側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得到初步的診斷表,然后通過現場調查,對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補充和修改,形成完善的診斷表。診斷表的設計是路側交通安全診斷方法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表格的設計要保證內容全面,描述容易理解,操作簡單。
本研究通過現場調研,將公路路側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按照防護設施、路側地形、標志標線、道路幾何線進行分類,再對每一大類進行分類,得到一系列子類,依次類推,羅列出所有與路側交通安全有關的影響因素,并經過現場調查和反復論證,最后確定路側交通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然后,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路側公路交通安全問題診斷調查表。為了衡量每個問題在路側交通安全中的影響程度,在診斷調查表的設計中,引用了顯著性和可能造成事故的嚴重性兩個重要指標。鑒于篇幅所限,本文以路側防護設施為例列出了部分診斷表見表1。工程人員可以很容易的利用調查表對路側交通安全存在的問題進行打分。
2.3 路側交通安全排序
由于經濟、時間等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進行解決,因此就要對安全問題進行取舍。本研究將路側交通安全問題的顯著性和可能造成事故的惡性程度作為排序模型的兩個評價指標得到路側交通安全問題的排序模型為:
(1)
式中:
Y為路側交通安全問題的排序指數,Y值大的問題是應優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Wc為顯著性指標的權重;
Ci為顯著性指標的調查得分值;
Ws為可能造成事故惡性程度指標的權重;
Si為可能造成事故惡性程度指標的調查得分值;
i為所調查路側存在的第i個交通安全問題;
n為所調查路側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數。
根據專家打分,得到顯著性和可能造成事故惡性程度的權重分別為Wc=0.35、Ws=0.65。對路側交通安全問題進行排序后,在進行問題取舍時,可根據時間、工程投資等情況,首先解決排序在前的一個或幾個問題。
3 路側安全改善
3.1 路側安全改善流程
路側安全改善是在安全診斷的基礎上,針對確認的主要問題提出所有可能的改善對策,根據改善對策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對改善對策進行優化,得到最優的改善對策。其流程見圖3。
3.2 路側安全改善排序
針對上面診斷得到的路側交通安全的主要問題主要從凈區處理、主動預防、安全防護等方面提出可能的改善對策。在路側交通安全改善對策中,有的改善措施是低造價的,有的是高花費的,有的是高效的,有的改善措施效果并不顯著,這時就要對改善對策進行排序分析,本研究通過費用效益比指標對路側交通安全改善措施進行排序。(如圖3)
經濟效益成本比(BCR)來對各類改善措施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BCR反映的是在基準折現率的條件下,項目方案單位成本現值所帶來的效益現值的大小。
(2)
式中:B為項目的總效益現值(或年度等值效益);
C為總成本現值(或年度等值成本)。
顯然,若某方案BCR值越大,則該方案是最優的。
4 實例
4.1 現狀分析
本文選取云南省文山州文山~都龍二級公路K36+600~K36+800段為診斷實例。該路段設計速度40 km/h,左側有深溝,無任何防護設施,機動車流量較大,車速較快,全段無交通標志標線。
4.2 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對此路段的現場調查過程中,共有三位研究人員通過對此路段進行系統分析后,并對安全診斷表進行打分填寫,通過調查后資料的分析和總結,此路段存在的問題列在表2中,并將三個研究人員對每個問題的顯著性及造成可能事故嚴重性打分的分值和平均值也列在表2中。
4.3 安全問題排序
根據交通安全問題排序模型可以得到該路段交通安全問題影響程度的總分和排序名次,排序模型如下式:
(3)
總分和排序名次如表3所示。
由于時間和經濟因素的制約,在對此路段分析過程中,取前2個主要問題進行改善分析,因此,根據表3以及路段的實際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路側無任何防護和缺乏減速設施。
4.4 改善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得到可行的改善對策見表4。
通過對所有可能的改善的成本-效益分析,得到該路段的安全改善對策為:施劃振動標線、設置混凝土護欄。
5 結論
本文從工程角度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我國國情的路側交通安全診斷方法和技術流程,系統地分析了路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影響因素,給出了路側交通安全排序模型和對策排序方法。通過工程實例,該方法可以使得工程人員快速地對路側進行評估和提出最優的改進措施,最終提高公路路側的交通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 TU Graz.Roadside Infrastructure for Safer European Roads[R].European Commission,2003.
[2] Timothy R Neuman,Ronald Pfefer.NCHRP 350 Report:A Guide for Addressing Run-Off-Road Collisions [M].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03.
[3] Gao Hailong,Li Changcheng.research on roadside safety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 methods[R],Beij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2007.
[4] AASHTO.Roadside Design Guide[M].Washingt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2002.
[5]Carrie Kindler.The Intersection Diagnostic Review Module[CD]//An Expert System for Geometric Design Review of Intersections on Rural Two-Lane Highways:TRB 2003 Annual Meeting,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