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文獻是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本文論述了新疆圖書館地方文獻的現狀及意義,通過對東北各省圖書館的考察,以及先進理念圖書館2.0的粗淺看法,對如何保護和開發利用新疆地方文獻做了一些研究。
關鍵詞:地方文獻 保護 開發 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253-01
1 新疆圖書館地方文獻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地方文獻和民族文獻資料是民族地區圖書館寶貴的藏書資源,收集、保護與開發民族地方文獻資料的工作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我館地方文獻特藏部主要收藏反映新疆地區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地方史料、地方志、行業志及新疆各少數民族的漢文文獻,它是我館藏書建設中最具特色和重點藏書的一部分。目前地方文獻室共收藏有圖書約7200種;報紙71種;期刊160種;畫報512種;線裝書128種;縮微膠卷144件。地方文獻資源相對匱乏。面臨的主要困難有:(1)地方文獻范圍廣泛,載體多樣,收集困難。(2)開發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標準不規范。(3)地方文獻老化、損毀嚴重。
2 目前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
2.1 縮微技術對地方文獻的保護
解決地方文獻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矛盾,最好的辦法是生產保持原貌的復制品,而縮微技術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縮微攝影技術是利用光學成像原理,把圖書、情報、檔案等文獻資料縮小記錄在感光材料上,經過沖洗后可借助于放大設備閱讀的一門技術。目前我館的《新疆日報》已實現了縮微保護。
2.2 數字化技術對地方文獻的保護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復印和縮微已不再是最理想的保護手段,而隨之而來的數字圖像技術已為今天地方文獻提供了理想的保護手段。 地方文獻實現全文數字化,是目前對地方文獻保護的一種較好方法。哈爾濱市圖書館對館藏珍貴的地方文獻《東省鐵路沿革史》等進行了翻拍、掃描并制作成了全文數據庫,供讀者免費下載,效果非常好,我館的地方文獻數據庫項目也正在籌建中。
2.3 圖書館聯盟對地方文獻的保護
圖書館聯盟是圖書館合作的最新形式,它是圖書館之間為實現資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組織起來,受共同認可的協議和合同制約的圖書館聯合體。它實質上是各個合作館之間為促進各自館藏利用,提高圖書館用戶服務水平的一種合作方式。在新疆這個民族多樣化的地區,有很多少數民族地方文獻分散在各地、州、縣或是鄉,例如族譜、詩歌手抄本等,為了收集和保護這些瀕危文獻,各級圖書館應建立一個聯盟平臺,把高校圖書館、科研院所圖書館、地州縣鄉各級圖書館聯合起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到地方文獻互通有無,共建共享,及時補充,以滿足廣大讀者的文化需求。毋庸置疑,圖書館聯盟不但對地方文獻而且對所有館藏都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3 運用 Web2.0技術開發和利用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
在Web2.0空前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圖書館的建設和信息服務必須要自覺適應時代變化,積極學習和應用Web2.0的理念與技術,改進圖書館的功能與服務,打造圖書館Web2.0,以求突破圖書館原有的單向服務模式,轉向館員與讀者互動共建圖書館服務新模式,重新建立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
3.1 圖書館2.0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
圖書館2.0時代,圖書館將成為社會文獻信息中心和社會文化中心。圖書館2.0核心理念是“基于開放性平臺,鼓勵用戶參與,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地方文獻的開發工作正是需要借鑒這一理念。吳建中先生在《21世紀圖書館新論》一書中指出“現代圖書館工作重心應從書本位向人本位轉移;圖書館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著人而展開;圖書館服務走向社區和家庭,將始終圍繞著社會的讀者的需求展開”。可見,“以用戶為中心”是現代圖書館的服務宗旨,為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提供了借鑒。圖書館2.0時代,地方文獻的開發要實現以用戶為中心,就必須針對用戶需求,開展個性化服務,這也是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3.2 建立知識地圖,根據讀者的不同需要,選準開發目標
為讀者提供尋找知識的線索和途徑,使讀者快速獲得知識,同時獲得擴展知識的方向。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管理中所說的地圖,而是一張針對讀者需求,立足本館特色館藏的各個知識的地圖,讀者按圖索驥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包括圖書、期刊、數據庫、視聽資料,包括本館和外館的圖書館資源以及數字資源進行鞏固和拓展學習,一份電子的或者紙質的知識地圖文本,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加有關鍵詞等,類似于咨詢手冊。選擇地方文獻中最具代表性、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和地位、且館藏占有一定優勢的地方文獻作為開發目標。如在國家“東風工程”的項目中,地方文獻特藏部開發編制的《情滿天山》,以“送書下鄉”為契機,充分利用了優勢文獻把國家領導人對新疆的關懷及政策扶持等信息和知識傳遞給全疆各族讀者,發揮了其青少年教育讀本的作用。
3.3 運用Web2.0技術編制各種類型數據庫
建立地方文獻全文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為進一步擴大地方文獻的影響,我們還應在因特網上設計制作自己的主頁,精心選擇內容,力求做得精深,達到惟我獨有的效果。遼寧省館的地方文獻在數據庫建設上碩果累累,數據庫類型有圖片目錄、索引目錄、文摘、全文等形式,建立了14個數據庫,僅“東北抗戰文獻數據庫”就擁有9個子數據庫,其經驗值得借鑒。
3.4 搞好地方特色服務,鞏固館藏資源
地方文獻特色越鮮明,越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越能吸引用戶。優化地方文獻的關鍵在于特色化,地方文獻反映的內容要全,只有全才有特色。新疆旅游業現己成上升趨勢,各地都在爭先恐后開發旅游資源,如阿勒泰喀納斯、伊犁那拉提大草原、吐魯番等,是地靈人杰、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隨著高速公路和沙漠公路的通車,阿克蘇、庫爾勒、喀什、和田等地的旅游市場將更加火熱,我們可利用地方文獻中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的記載,為開發旅游資源提供歷史資料。只有抓住這個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少我多,這樣日積月累,館藏豐富,才能體現本館的獨特優勢。
4 并非結束語
Web2.0時代的圖書館,既面臨來自網絡信息“沒有門檻,隨處可得和自由互動”的挑戰,同時也有技術升級帶來的空前機遇,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緊密結合時代特點,正確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同時積極吸收 Web2.0技術和理念,構建與數字化、網絡化信息技術相適應的新的工作方式與服務模式,是圖書館在未來的信息服務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必由之路,從根本上為新疆地方文獻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和弘揚新疆民族文化起到持續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梁靜.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實踐探討[J].圖書館建設,2011(1).
[2]馬琳.從資源共享看黑龍江地方文獻特色文獻的建設[J].圖書館學刊,2011(1).
[3]巫曉.利用縮微技術保護與開發地方文獻[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