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籍檔案作為國土資源管理基礎工作,其作用與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調解糾紛、化解矛盾與訴訟等主要的憑證,加強地基檔案工作,提高地籍檔案意識,使檔案管理更規范,可有效發揮地籍檔案的社會價值與經濟效益,本文就基層地籍檔案的管理規范化進行了分析論述。
關鍵詞:地基檔案 管理 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G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c)-0250-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土地的二級市場交易更加頻繁,這使得人們土地檔案法律意識不斷加強,而土地檔案運用率與調閱量也明顯增大,對國土部門的資源檔案服務、土地檔案管理及檔案信息化建設等均提出了很高要求,針對地籍檔案檔案管理中存在問題,采取一定管理措施,可讓檔案管理更規范化。
1 地籍管理
地籍所指的是記載土地數量、位置、質量、界址、用途與權屬關系的基本情況簿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土地戶口,地籍具有稅收、權屬、管理及規劃等功能。地籍管理所指的是政府管理機構為了獲得相關的地籍資料,圍繞土地登記、地籍調查與土地統計等內容工作制度,也可理解為國家為了獲得相關地籍資料,開展地籍與權屬調查、地籍測量、土地登記與統計、分等定級以及地基檔案管理等為主要工作內容的體系。地籍檔案管理為地籍管理重要工作環節,而地籍管理是國土資源管理的基礎工作,可以理解,土地管理水平高低主要在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水平主要在于登記管理,可登記管理是以檔案管理為前提的,由此可見,土地管理主要在于基層的地籍檔案管理,為了確保土地交易正常進行,維護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地籍檔案管理,可有效確保地籍檔案原始憑證作用,讓其具有真正法律依據,從而提高地籍檔案的管理規范化程度。
2 地籍檔案管理問題
2.1 地籍檔案管理者素質及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知識經濟發展,現代信息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不斷有新知識及新領域情況發生,基層檔案管理者普遍感覺壓力較大,不能快事有效適應新形勢下的知識與技能要求,檔案管理人員的開拓創新精神不是很強,競爭意識不夠,服務意識也不是很到位。由于基層地籍檔案管理特點、性質與發展,需要相關人員具有清冽工作責任心,并能熟知管理工作內容,可從現有情況來看,檔案管理人員對業務并不是很精通,責任心也不夠,在登記發證的時候,檔案資料并沒有仔細認真審核,有關資料遺失情況嚴重,或者收集并不是很全面,一些檔案材料沒有審批文號、審批表或者審批時間,有的并未蓋章,這使得地基檔案材料并不完整,甚至有些檔案材料無法歸檔,給檔案調閱造成了困難,檔案管理較為混亂,提高檔案管理者素質與業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2 檔案收集及整理問題
地籍檔案在收集過程當中并不是很全面,僅記載每宗土地的信息,而有些相關附屬信息并沒有登記,如地籍對土地面積、權屬、質量及用途等二維信息給予了記載與描述,可對土地上的構筑物與建筑物等有關三維信息并沒有記載,地籍檔案信息空間性較為缺乏,并且地籍檔案管理中沒有河流、道路及橋梁等有關的地籍信息,檔案館中的藏當信息并不豐富,其收集工作緊靠被動上門坐等,而不能主動地跟蹤地籍信息來收集。現在有些檔案管理理論與方法并不能有效使用相待檔案整理的要求,像有些土地管理機構的屬性數據與圖形數據還是分開管理,其管理方法還是紙質管理,檔案管理信息不能有效實現同步更新。
3 地籍檔案管理的規范化措施
3.1 加強地籍檔案領導與人員素質
對地籍檔案工作來說,領導支持與重視是做好地籍檔案工作前提,各級領導重視地籍檔案管理意義,對檔案工作應經常過問及研究,做好地籍檔案人員配備與基礎建設,將地籍檔案管理歸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形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與檔案管理人員齊抓共管局面。同時,地籍檔案管理規范化程度,跟檔案人員素質與業務能力是直接相關的,作為檔案人員應樹立堅定政治立場,強烈事業心與責任心,對檔案事業積極熱情,還要有實干精神及嚴謹科學態度,對檔案管理知識了熟于心,檔案業務也非常熟悉,可高效有序完成檔案歸檔、收集與整理,服務熱情到位,對檔案人員要加強業務培訓與再教育工作,積極學習新檔案管理知識和技能,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使其管理規范化,培養檔案人員的事業心及素質水平,從而提高地籍檔案管理水平。
3.2 完善地籍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基礎工作
要想提高地籍檔案管理水平,離不開高效有序的檔案管理制度,有了管理制度,地籍檔案管理就更為標準化與規范化,僅有這樣才能更好發揮其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可先建立繼續教育管理機制,像統計、登記、考核獎勵與評價等制度,還要加強繼續教育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讓檔案管理工作具有危機感與緊迫感,能積極主動參與定期培訓,不斷更新提高有關知識與業務水平。做好檔案管理工作還需要加強有關基礎工作,像地籍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及保管等環節,檔案收集是地籍檔案工作的最基礎工作,如果收集不到地籍資料,整理、立卷及歸檔環節就無從談起了,對于收集來的地籍資料,要由專門人員進行整理、裝訂以及編錄、歸檔等,嚴格保證檔案質量,加強人員責任心,嚴格把關,對于不按期歸檔人員與單位要及時督促,不合格資料不允許進入檔案館,從而有效確保檔案管理工作,加強檔案管理的規范化。
3.3 運用檔案,加強社會服務功能
為了更好運用地籍檔案進行服務管理工作開展,可編制有用材料與檢索工具,建立有關的地籍檔案臺賬,包含農民用地建房的臺賬,對違法用地臺賬及時清理,加強來信來訪登記、窗口辦文的登記、動態查詢登記與土地糾紛登記,運用賬簿建立,盡量做到事事登記與追蹤落實,提高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對于登記辦公窗口,可采取一站式辦公措施,通過一個窗口,就能做好地籍審批管理與發證服務,改變原來管理模式,讓檔案資源真正成為社會共享資源。檔案管理人員要不斷開拓工作新思路,完善工作方法,積極適應新時期要求,運用新技術及新方法,加強地籍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計算機存儲、網絡傳播與檢索功能,讓地籍檔案信息更快、更方便與大范圍做好信息運用,從而加強地籍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為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4 結語
地籍檔案管理作為國土資源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城市建設與資源管理決策重要憑證與依據,更是土地資源二級市場交易的原始憑證,隨著現代社會對地籍檔案信息需求不斷增大,有關檔案部門,應加強地籍檔案管理的規范化,樹立積極服務意識,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確保我國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雙發展。
參考文獻
[1]季立淵.淺談我國地籍檔案管理的發展趨勢[J].中國城市經濟,2011(5).
[2]李偉,王利.試析如何完善地籍管理體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4).
[3]許福英,張驍.淺議如何加強地籍檔案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1(2).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案例應用版)[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