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記者的職業道德不僅關系到新聞事業的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全民道德素質的提高。本文通過對加強記者的職業道德重要性以及對當前新聞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職業道德失范原因的分析,進一步說明健全的職業道德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并對今后怎樣加強記者職業道德的建設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記者;職業道德;對策
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工作不容忽視,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任道而重遠。只要努力加強新聞從業人員自身職業道德的建設,切實搞好社會各方面對新聞機構的有效監督,腐敗現象會逐漸減少,還原出一個真實、健康、凈化、積極向上的媒介空間。
我們知道,新聞工作者屬于特殊行業人員,它一般行業不同,它代表著執政黨,更代表著公眾意愿的行業;同時,新聞具有 “公權力”的特性,影響面非常廣泛,對社會認知的心理導向也非常充分而直接。這是由于普通讀者與新聞工作者在信息擁有率方面是不對稱的原故,所以,普通群眾在生活中所需了解的信息,只能通過新聞傳媒才能得到。所以人們對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修養的要求也會非常高。它不允許新聞工作者出現職業道德方面的錯誤或缺失,那么,我們如何做到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做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都呢?
(一)在新聞傳播業界內部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
1.嚴格選拔、編制優秀記者。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資格考試,嚴格控制新聞從業者的數量。新聞傳播作為一種職業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勝任的,在選拔時可以對其政治思想業務水平進行綜合評定。
2.賞罰分明。記者像其他工作者一樣,都期望在工作成績突出時可以得到應有的補償獎勵,僅依靠強調奉獻而不考慮其生活容易導致新聞工作者對所承擔的責任產生懈怠,失去或淡化應有的責任感,所以可以配合相關的教育,給予一定的獎勵,滿足其合理的利益訴求,這樣有利于激勵工作熱情,更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
(二)完善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監督機制
1.行政監督。黨、政府賦予了新聞媒體特殊權利使之有效的為其服務,但是同時也應該對媒體日常的傳播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監督辦法就是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監督組。監督組要按照職業道德監督條例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對新聞機構和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必須掌握,對被監督的新聞單位的道德情況要有總體估價。對新聞從業人員的監督主要集中在新聞道德理論學習、輿論導向、廉潔自律方面。
2.法律監督。道德是自身的修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記者會履行自己的職責,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但是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從業人員只有精神上的約束,沒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作用,對素質低下的記者沒有任何約束作用,腐敗現象難以消除。刑事和紀律處罰是各國最常用的反腐敗手段,對公職人員和黨員干部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同樣道理,我們可以把這種強硬的約束方式引入到加強記者職業道德建設中來,針對記者的腐敗行為,專門為新聞從業人員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如《新聞法》來懲治那些濫用職權、敲詐勒索的不法分子,從而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
3.社會群眾監督。新聞單位要經常的通過受眾調查,開座談會等形式認真聽取人民群眾對自己工作的批評意見,自覺接受他們的監督,對群眾的批評意見虛心接受,對錯誤行為及時糾正。群眾也可以通過電話舉報的方式向政府和法律機關舉報新聞機構從業人員的錯誤行為,法律和行政部門要對群眾的檢舉進行受理,對新聞單位和個人錯誤行為做出檢查和處理。
(三)加強新聞工作者自身職業道德的建設
1.培養社會責任感。美國著名報人普利策曾把國家比作一艘船,把記者比作站在船頭的“瞭望者”。這位瞭望者要觀風云,察動向,隨時將海平面上出現的各種值得注意的情況向船長和船員發出警報,以便使航船能順利地繞過暗礁,渡過險灘,駛向勝利的彼岸。新聞工作者擔負如此光榮而艱巨的責任,沒有社會責任感,沒有為黨和人民盡職盡責的信念,怎么能履行自己的職責,引導國家的巨輪駛向勝利的彼岸呢!因此,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應當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從日常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具體的新聞傳播活動中不斷的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2.培養職業責任感。職業責任感是從業者對所從事的職業的社會意義與社會價值的認識,它是一個人自覺做好某項事業的前提條件之一。當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敬畏感、神圣感、自豪感,有了一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實現職業要求的穩定意愿,只有深深的理解自己從事的職業的社會使命,才有可能努力做好所從事的職業。
3.不斷學習新聞道德理論知識。放松學習,思想覺悟就會越來越低,自我約束能力也越來越差,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腐敗現象越來越缺乏警惕,以至麻木不仁,慢慢地自己思想上的防腐拒變的防線開始崩潰,最后一發不可收拾導致犯罪。所以在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新聞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增強自我約束能力,抵制利益的誘惑。
4.加強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道德意識。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允許人們因己私利破壞集體利益,但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事實卻是追求個人私利是普遍人性的基本反應。新聞工作者也是現實中的人,也有追求利益的欲望,但是如果記者沒完沒了的追求私利,以致欲求過大、欲壑難填,就會放棄道德的承諾,沖開個人道德底線不擇手段地牟取利益。所以必須要提高新聞工作者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始終保持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作風,做一名具有職業道德的好記者。
(作者單位:錦州市黑山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