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傳統媒體尤其是廣播媒體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在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媒體影響力成為在傳媒市場中競爭的關鍵因素。影響力大的一個媒體,不僅能提高媒體的輿論導向水平,發揮更好的社會效益,還能使媒體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贏得更多的受眾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文章就廣播如何在常態節目中緊扣民生定位和通過推廣策劃活動拉近與百姓距離兩方面淺談如何提高廣播媒體的民生影響力。
【關鍵詞】民生 媒體公信力 主持人知名度
影響力是媒體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媒體保持持久競爭力的不竭源泉。如今隨著網絡日益發達,微博的產生更是開創了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記者”這句話也不是空穴來風。當今傳統媒體尤其是廣播媒體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在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媒體影響力成為在傳媒市場中競爭的關鍵因素。廣播作為傳統媒體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隨著私家車增多,以及城市擁堵程度加劇,人們在車上的時間比以前要多上幾倍,因此伴隨性強的廣播成為人們開車時打發時間的主要選擇。但廣播媒體由于沒有圖像和文字,所展現的信息總是稍縱即逝,人們選擇聽廣播的時間也比上網、看電視、看報紙要少的多,在這樣的劣勢下,廣播如何提升媒體影響力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新聞宣傳上緊扣民生定位,關注百姓心聲,提升媒體公信力,擴大影響
任何一個組織如果想取得持久的成功,那么擁有良好的聲譽至關重要,廣播電臺也同樣如此,需要創建和維護良好的聲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提高媒體公信力。公信力代表了一個媒體的內在品質,也是建立和維護媒體與受眾信任關系的紐帶。樹立媒體公信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新聞,“新聞立臺”是廣播電視媒體人常說的一句話,話雖老但道理卻經得起實踐考驗。在當今媒體激烈競爭中,無論是打“特色”牌,還是爭“親民牌”,彼此較量的焦點,最終還是抓新聞。新聞,才是媒體生存的王道。舉例來說,安徽電視臺第一檔民生新聞節目《第一時間》自從開辦以來,以說新聞的主持方式打破了播音員坐在鏡頭前播新聞的傳統模式,主持人較有親和力,語言也生動活潑內容上,不再是嚴肅的時政新聞,而是繪聲繪色地講述街頭巷陌尋常百姓關心的稀奇事,幫老百姓解決煩心事。節目新穎、親民還有大量的輿論監督,《第一時間》成功吸引了省內廣大百姓的支持和關注,也成為了安徽經視的王牌節目,為整個頻率帶來了跨越性的發展。而就廣播媒體而言,如何提升媒體公信力擴大媒體影響力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因素。
1、緊抓民生定位
無論是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媒體都要堅持民生的定位,關注民生,服務民生:現在幾乎所有電視和廣播的新聞節目都開通了民生服務熱線,例如安徽廣播電視臺眾多民生新聞節目:《第一時間》、《幫女郎》、《新聞第一線》等,廣播節目例如:《政風行風熱線》、《農民服務臺》也開通了百姓服務熱線。而隨著廣播電視民生新聞類節目日益受到百姓歡迎和認可,“有事找媒體”逐漸成為老百姓的口頭禪。
2、深入基層,傾聽民情民意
去年以來,全省新聞從業人員積極開展了‘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安徽廣播電臺也相繼在各欄目開辟專欄,陸續推出“走轉改系列報道”。這一系列采訪活動關注與基層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內容,包括: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共同富裕等。名專欄及時聯系和確定了多個具有鮮明特色、與民生定位相貼近的基層聯系點,并在春節期間策劃播出了“新春走基層”特別節目,派記者深入到群眾家里,反映他們的生活變化、祥和的生活、喜悅的心情,以及他們面臨的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等。在日常的新聞報道中,每天以大容量的民生資訊和幫忙服務、政策解讀為主,加強了廣播媒體的服務性和伴隨性。
3、解決百姓難題,多做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新聞報道
輿論監督是媒體的主要職責之一,好的輿論監督報道在幫百姓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提升媒體的影響力。2011年9月初,安徽生活廣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省名優農產品懷遠石榴滯銷,農民萬分憂慮焦急。在證實了這一情況后,9月29日記者采寫出了7篇連續報道,對懷遠石榴賣難的現狀和原因、果農利益受影響的程度和懷遠石榴怎樣抵制冒牌、打開銷路等情況做了詳細的報道。報道播出后社會反響強烈,中國之聲、中國廣播網、安徽廣播網、中安網、新浪網、騰訊網等紛紛轉載,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駐皖機構以及省內的報紙、電視等各大媒體紛紛把目光投向懷遠石榴滯銷問題,報道播出后吸引了一批商家到懷遠購買石榴,果農已經累計銷售了1千多萬斤的石榴。
二、在頻率推廣方面主打民生牌,拉近與百姓的距離,提升頻率公益形象
1、提高廣播頻率主持人的知名度,展現廣播親民魅力
除了以內容吸引聽眾之外,節目的靈魂就是主持人,獨具個性的主持人和主持風格才能牢牢抓住聽眾的耳朵,打造一批名主播,可以增加廣播頻率影響力。通過舉辦類似“我最喜愛的主播”等評選活動,因結合網絡平臺投票、短信平臺投票等方式,選出名主播,并在廣場、校園舉行與聽眾面對面活動,讓廣播電臺的主持人走出直播間,揭開主持人的神秘面紗,從而進一步拉近與百姓間的距離,展現出廣播媒體的親民和活力。
2、開展常態活動,走進社區服務百姓
要展現媒體的親和力提高影響力,就要俯下身子貼近百姓,體現媒體的服務性。廣播媒體可以定期舉辦走進社區的活動,通過聯合政府部門、愛心單位、公益組織等,一起走進全省的社區,以公益的形式為社區老百姓提供政策解讀、安全教育、健康義診、法律咨詢、心理咨詢等方面的服務。除初次之外,在一些特殊的節日期間,還可以聯系大學生志愿者走進社區為孤寡老人服務,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服務百姓,擴大頻率民生影響力。
最后,筆者認為廣播想要提升影響力,除了在新聞方面更貼近民生,多做公益性活動塑造媒體形象之外,在姿態上更要親民。充分發揮廣播媒體自身的優勢和長處的同時,還要學會借力,與電視、網絡等媒體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服務社會民眾。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
責編: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