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穩增長”的基調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投入重點,尤其是對農業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農田水利建設。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建將提速。
去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聚焦水利,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并提出“從土地出讓和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而今年的一號文件再次強調,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據高華證券預測,“十二五”期間,農村水利總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3萬億元,年復合增速20%,比過去10年平均加速10個百分點。
今年年初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今年財政將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大幅度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規模,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比重,加強大中型灌區和末級渠系改造升級。
此外,農村公路建設也值得關注。據悉,今年中央投資計劃中,安排車購稅資金460億元,同比增長20.1%。據中金公司測算,今年中央對農村公路的整體投資將達到540億元,同比增長23.5%;“十二五”期間,中央投資規模將超過3000億。
業內人士表示,農村公路將是未來投資重點,從細分市場來看,農村公路整體新建里程有限,但未來重點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以及農村公路改建升級和管理養護。
(上海證券報)
1-4月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157億美元
農業部5月31日公布資料顯示,今年1至4月中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5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7.7%。其中,出口194.8億美元,同比增長3.3%;進口351.8億美元,同比增長27.6%。貿易逆差為157.0億美元,同比擴大80.3%。
較為具體的進口品種和進口數據為,玉米176.0萬噸、小麥141.8萬噸、稻谷和大米54.5萬噸、大麥109.6萬噸、棉花215.2萬噸、食糖81.0萬噸、食用油籽1939.3萬噸、食用植物油263.0萬噸、餅粕37.8萬噸、蔬菜7.2萬噸、水果143.4萬噸。畜產品的進口額為50.6億美元,水產品的進口額為25.0億美元。
從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在主要進口的農產品中,大豆、棉花、玉米、小麥、食糖等的進口量較大,而蔬菜和水果的進口較小,出口較大。
(經濟觀察網)
副廳長發微博邀請農民工吃飯談疾苦
5月27日晚,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邀請了10多名特殊的客人一起座談吃飯。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這些人都是農民工,而且是看到陳里微博“要邀請幾個農民工吃飯”的信息后,用微博報名參加的。有8名網友參加了宴請,其中還有人帶著孩子老婆,讓陳里很是感動,覺得農民工兄弟沒把他當外人。
副廳長稱“自掏腰包請吃飯”
5月25日晚,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發出微博,稱“想請幾名農民工兄弟吃飯”。該微博一經發出,立即引起了數十萬網友的極大關注,不少外地的網友也積極加入,表示要參與這個活動。
在微博評論中,有許多人支持陳里,認為他是真正想了解群眾的疾苦,了解農民工的生活。也有個別人發表評論認為,公安廳副廳長是作秀,是拿公款報銷。陳里在微博中回復網友說,自己不要發票,自己掏錢,只是想和農民工朋友聊一聊。
水電工、擺地攤的都去了
據網友介紹,陳里宴請農民工的地點定在鐘鼓樓廣場的同盛祥,時間定于5月27日晚7時。當時陳里還特別交代前去的網友一定要保密,尤其是不能告訴媒體。現場參與的一名網友稱,去的人中,共有8名農民工網友,有水電工、擺地攤的、搞運輸的。其中3人帶了家屬,一對夫妻還帶著兩個孩子。
“陳廳長還專門給我們購買了一些書,比如路遙的《人生》等等,連小朋友都收到了禮物。”據提供信息的網友稱,陳里和大家相互認識后,就開始讓在場的每一個人談談自己到城市的感受等等,并贈送了小禮物。
網友@午后陽光來自渭南。他說,自己在西安做水電工,雖然到西安10年了,但還沒有自己的房子,很想融入這個城市,但是融不進去。他希望城市能夠關注他們這些打工者,在社會保障上給予傾斜。
網友微博直播飯局
網友@硝煙靈魂于5月27日晚9時52分把現場和陳里吃飯的事發在了微博上,并配發了照片。據了解,網友@硝煙靈魂來自商洛,初中未畢業就出來打工,目前在一家建材市場搞運輸,負責給別人送鋁合金等建材,做著一個普通農民工的工作,每月兩三千元。而他的戶籍都在老家,在西安沒有享受任何福利政策。
“有個網友是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在現場的網友說,當看到這一家人時,陳里很高興,“覺得我們農民工沒把他當外人”。
據網友介紹,整個座談大家都很高興,暢所欲言。“在看待農民和農村問題上,觀點不同的網友還和陳里當場辯駁,根本沒把他這個公安廳副廳長當成領導,大家更像是朋友。”
在聽完每一個人談自己進城的感受后,陳里還專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問題,并用自己從農村出來的經歷及自己多年研究三農問題的經驗,給現場的農民工鼓勁,增加他們的自信心,邊吃飯邊座談一直持續到當晚11時30分才結束,最后陳里還和大家合影留念。
(華商網)
興國縣大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不斷提高農民文化綜合素質
一是著力加強農村社會管理服務。興國縣以農村社區為基本單元,在“一組兩會三站”的運作下,按照“聯建、共建、聯管”的要求,大力抓好自然村落社區化改造,進一步完善農村社區文化、教育、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便民超市、農資網點、醫療診所、郵政快遞、金融代辦等社區功能服務一應俱全,真正實現農民“小事不出社區,大事有人代理”。
二是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興國縣依托市、縣兩級“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信息與服務中心、鄉鎮信息與服務站和村信息與服務點,構建農村信息服務體系,不斷深化農村信息化體制建設,大力實施互聯網、廣播電視網、電訊網(無線移動網絡和電話網絡)進村入戶計劃,實現互聯網、廣播電視網、電訊網(無線移動網絡和電話網絡)“三網合一”運行,不斷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三是扎實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圍繞農業實用技術和技能型就業轉移培訓兩個核心,縣、鄉、村、社區四級聯動,構建全縣農民教育培訓新體系。興國以日升電腦學校、新華電腦學校、農民學院為基礎,扎實開展“陽光工程”、“雨露計劃”以及“藍領工程”培訓活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50人次,職業技能培訓2500多人次。2012年度“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訓工程上報105人,核定98人,并指定縣教師進修學校負責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訓。
(江西省興國縣委農工部王越、肖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