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使他不知不覺地心馳神往,表現出注意的傾向,學習也一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地去閱讀、求問,就能愉悅快樂地接受新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學習興趣是學生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興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動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其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面就興趣的培養和激發來談談我近幾年教學的體會。
一、興趣的內涵解讀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增強學習效果。學習興趣指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大體上可以分為直接學習興趣與間接學習興趣兩種。前者是由所學材料或學習活動過程本身直接引起的,后者是由學習活動的結果引起的。從對學習的促進來說,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原因,從學習過程中產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可以作為學習的結果。所以,學習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數學教師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使學生在自然狀態下取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二、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策略探討
1.數學教師應該明確每堂課教學目標。數學教師在上每一堂課之前應該明確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也是參與學習的強大力量。夸美紐斯曾說:“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識,對學生來說無異于來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學生會毫不關心它的存在,更不會產生掌握它的需求。”對中學生進行遠大理想的教育,引導學生把學習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與祖國建設的需要、人類生存的需要聯系起來,并使之轉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為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可以用以新穎、生動、活潑的例子導入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多種,如提問、討論、設疑質問、選講故事等。通過講述這些事實使學生放眼未來,感到任重道遠,立志努力學習和深入探索,興趣由此而生,學習才有動力。
2.融數學于生活中,體現數學學習意義。將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有利于師生雙贏局面的出現。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并親近現實的生活,讓數學走進學生視野,讓生活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感悟、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其實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3.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個體地位。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處于學習主體地位,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應該培養他們的自主精神,讓他們自覺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以便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主體作用得以發揮和體現。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真正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卻是少之又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過分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攝取知識的主體地位,就必須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獨立思考教材中的問題,對照問題和學習任務,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能使學生學得深刻,而且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增強自我意識,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知識的學習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習得才會比從他人處聽到的要深刻。數學教師應該讓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教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鍛煉,同時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在課堂上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對課文的分析講解來培養學生對知識歸納總結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前預習的知識是零碎的、片面的,只歸納自己知道的知識點,而不理解的知識點就難以歸納。因此,中學數學教師在知識歸納過程中,要讓學生起主體作用,應該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激勵性教學法等方法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頓悟來解決課前的疑問。這種不把學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師設計的教案里面的教學,可以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有利于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對學生的學習以表揚鼓勵為主。表揚鼓勵為主,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表揚和鼓勵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關系。對于缺乏毅力,暫時表現后進的學生,更應在學習上關心,在生活上幫助,對他們取得的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關心及殷切的希望。此外,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還要實行鼓勵性教學,注意知識的深入淺出,設計問題時力求簡單明了,把容易的問題留給學生。當回答正確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答錯也不應加以指責,而應幫助他們分析原因,鼓勵他們再找出答案。在教學形式上開展課堂搶答、分組比賽、學生講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有光榮感、成就感,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揚鼓勵為主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對那些數學成績或者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表揚鼓勵更有著很大的刺激作用。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方法多種多樣,關鍵是教師要創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喚醒學生的求知欲,能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情境,這樣學生才會越學越有興趣。而數學教師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不能完全停留在理論上,將理論付諸實踐才能取得理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