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教學資源是新時期教育教學的重要平臺,也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表現。本文作者結合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現有優勢,對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效能,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多媒體教學 教學效能
新時期、新理念、新要求,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一本書、一支筆、一塊小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潮流”,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展現數學生動特性,彰顯學生主體特性,培養學生學習素養,已成為新時期學校教學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教學技能和素養。多媒體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借助電腦、電視、播放機等現代化器材,將教學內容通過創新、加工,設置成適應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課件,進行生動、形象、直觀展示的教學活動。它以其容量大、直觀性、生動性、互動性強等特點,在有效性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學學科是一門知識點豐富、抽象、復雜的基礎性知識學科,多媒體教學正為數學學科有效教學開展提供了有效而又廣闊的平臺。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結合教學目標要求,對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開展有效教學活動,進行了嘗試和探究,現將探究實踐的經驗和做法進行簡要論述。
一、利用多媒體展示的生動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潛能。
情感是學生能動探究實踐、不斷解決問題、勇于創新求異的“動力”和“源泉”。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展示教學內容時,往往采用單一的、抽象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目標、教學要求,以及教學知識點的呈現,在表現教學生動性上具有狹窄性,致使學生學習潛能得不到發揮,學習情感得不到激發。而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展現教學內容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它能夠將抽象、單板、枯燥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直觀、生動而又形象的教學畫面,使學生能夠受到“藝術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發揮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生動性特點,研析教材綱要,創新教學內容,設計出形象、直觀、生動的教學畫面,讓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身心得到渲染,情感得到激發。
如在講解“神奇的黃金分割數”時,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對被動說教的形式就會產生抵觸情緒,“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將“黃金分割數的由來”利用生動畫面進行形象的展示,并將“金字塔底面的邊長與高的比”、“蝴蝶身長與雙翅展開后的長度比”、“金光閃閃的五角星”等具有黃金分割數的事物,通過生動形象的實物畫面進行呈現。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就能得到有效激發,主動學習意識就得到顯著增強。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
動手探究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是新課標下學生所應具備的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學生能力培養作為有效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創新探究時間和空間,將學習能力鍛煉和培養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而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反映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重難點,以及知識點內涵上,能夠通過大容量的教學畫面,進行有效展示,減少了教學活動中例題書寫、解題過程呈現等環節,這就為教師引導和指導學生開展探究實踐活動,提供豐富的鍛煉時機,使學生在探究、分析、解答問題活動中,實現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鍛煉和提升。
如在講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問題類型時,教師將探究問題方法要領和能力培養作為教學重點,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向學生出示了“出示例題的場景圖,并展示學生自主活動時列出的綜合算式:2/5×18+3/5×18和(2/5+3/5)×18”、“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根據以往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經驗,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這兩道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從上述過程中,你能夠得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嗎?”等具有指引性的教學語言,讓學生根據教師揭示的教學“軌跡”,進行該類型問題解答的探究、分析活動。學生通過分析活動,發現該問題解答的關鍵在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這樣,學生通過探究實踐活動,對相似類型問題解答有了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探究能力和素養得到了有效鍛煉。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形式互動性,促進學生解題思想的樹立。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雙向互動的發展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習協調并進的過程。學生解題思想的發展和形成,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離不開學生的刻苦學習。多媒體教學資源作為教學活動的有效平臺,可以實現人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和控制,實現人與機器、人與人及機器間的互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抓住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互動性特點,將解題思想融會在數學問題解答過程中,發揮自身所具有的主導特性,采用具有啟發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逐步開展問題分析解答活動,并及時總結和呈現該類型問題解答的數學思想,從而在互動教學活動中,實現數學解題思想的樹立。
如在教學“一艘船從甲地到乙地,去時每小時行15千米,回來時每小時行10千米,求這艘船來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問題案例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互動性,向學生展示了“求來回的平均速度,只要把去時的速度和來時的速度加起來平均分進行,(15+10)÷2=12.5千米/小時”、“求平均速度應該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甲乙兩地的距離不知道,可以假設是30千米,則得到(30×2)÷(30÷15+30÷10)=12千米/小時”的兩種不同解題思路和觀點,引導學生進行辨析活動,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評析活動,從而使學生在解題中樹立辯證的數學思想。
總之,多媒體教學資源作為新課標下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平臺和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發揮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顯著優勢,將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滲透在多媒體教學資源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實現數學教學效能的顯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