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受傳統英語教學方式的影響,中學生只注重對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對聽和說投入的時間較少。進入大學后,大一新生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對話,和老師交流都存在困難,迫切需要提高口語水平。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大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對幾種練習英語口語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大學生 英語口語 練習方法
一、引言
在知識和科技大爆炸,經濟、文化和生活日趨全球化的時代,跨文化交際日益頻繁,英語口語在跨文化交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當今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普遍較差,在口語、詞匯、語音、語調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大學生投入大量時間,訓練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已經勢在必行。
二、大學生練習口語的方法
1.精挑細選練習材料。
練習材料是未來語言的藍本,其選擇至關重要。材料可以是小說、詩歌、散文、傳記、歌詞等任何你喜歡的語言形式。通常新概念的文章備受大學生的青睞,從第一冊到第四冊,層次分明,語言地道,富有美感,篇篇經典,而且每篇文章都有錄音版本,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種版本,滿足了大學生的不同需求。英文小說床頭燈系列也是練習口語的好材料。近百本的英文小說幾乎涵蓋了英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優美地道的語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都引人入勝。
2.英語口語模仿訓練。
英語口語模仿訓練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有效途徑。模仿語音要由慢速到快速、由夸張到自然、由逐個單詞讀準再到逐個句子讀順。模仿時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確,放慢速度,以便把音發到位,待把音發準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語速反復多說幾遍,直到不用過多思考就能用正常語速把句子輕松地說出來。然后,通過典型的對話素材訓練升降調,連讀,同化等語音技巧,提高英語口語的熟練程度和流利程度,說出有“英語味”的英語。
3.英語口語復述訓練。
聽英語小故事、小短文,然后復述出來,可以顯著地提高聽說能力。剛開始練習時,因語言表達能力、表達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往往復述接近于背誦,但在基礎逐漸扎實以后,就能靈活運用了。在保證語言正確的前提下,復述可越來越靈活,如改變句子結構、變換表達方式、替換一些較難或較生僻的詞匯、概括文章大意等。復述的內容也要精心選擇。一般來說,所選資料的內容要具體生動,有明確的情節,生詞量不要太大,如知識性、故事性較強的小短文。復述表面上看起來慢,實際上對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如果時間較充足,就可以在口頭復述的基礎上,再用筆頭復述一下,這樣可以提高對語言的掌握程度,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4.英語口譯訓練。
口譯英漢對照的小說或其他讀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們先讀漢語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譯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對比相應的英文部分。這樣,馬上就可以發現口譯中存在的錯誤與不足,以便及時改正。剛開始選擇口譯法進行英語口語訓練時,在選材上先盡量選擇較簡單的英語讀物,生詞量控制在20%以內。推薦的讀物有:《新東方英語》、《英語世界》、《英語文摘》、英語小說書蟲系列、英文小說床頭燈系列等。
5.到英語角練習。
各大高校都有練習英語口語的英語角,去英語角對話也是一個好方法。去英語角的主要目的不是學習新的語法和詞匯,而是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說英語的信心,鍛煉自己與不同的人說英語的膽量和能力。去英語角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找好自己想要練習的話題,背誦大量的材料,以便有話可說。對話的過程中要積極大膽地說,不怕犯錯,不怕“丟臉”。
6.了解禁忌語,培養英語思維模式。
輕松愉快的交談需要以話題所產生的興趣作保障。為了保證會話的順利進行,必須了解交談中的一些禁忌語。如與陌生女性交談時切莫問其年齡、收入、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隱私。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該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定的思維模式。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得越清楚越透徹,在同英美人士交流時,就越能相互認同和了解。所以,在學習口語時,不僅要盡可能多地掌握語言知識,補充大量的口語詞匯和句型,還要深刻挖掘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思維模式。這樣,用英語交流起來才會更順暢。
三、結語
本文從大學生英語水平的現狀出發,探討了幾種卓有成效的練習英語口語的方法。然而,口語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大學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由量變轉化為質變,自然流利地說出有“英語味”的地道英語。
參考文獻:
[1]張文忠,吳旭東.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展定量研究[J].現代外語,2001,(4).
[2]唐玉玲.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活動設計模式[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9,(12).
[3]吳永紅.高職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07).
[4]Brown G,Yule 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35-187.
[5]Leech 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86:1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