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政治學科是高中階段一門必修課程,這樣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想要避免枯燥乏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列舉了幾種政治課堂上常見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希望能夠對高效政治課堂的構建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中政治 教學情境 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情境是指教師依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圍繞教學內容,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為學生營造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使得學生能夠在環(huán)境的感染之下更好更快地投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進而提升學習效率。思想政治是高中階段一門必修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政治學科一個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論性較強。面對這樣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學生對其都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在很多學生的眼中,政治學科就是一門空洞乏味而缺乏實用性的學科。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在平時不認真聽課,只是在考試之前突擊背誦,不僅是學生,就連很多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時,也是采取理論講授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當然無法學到政治學科的精髓,無法在政治學習中獲得個人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升。
一、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音樂是一種極富感染性的藝術形式,音樂聲一響起,會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政治課堂上,音樂手段是教師經常用到的一種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充分挖掘音樂素材,通過具有感染力的音樂引領學生迅速地進入一定的學習情境之中。例如,講到《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時,我就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播放了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激昂的音樂聲一響起,原本還有些吵鬧的課堂立刻安靜了下來,大家都被這音樂聲吸引住了,一些學生還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一起唱了起來。當歌曲放完以后,我問:“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呢?到底共產黨在整個新中國的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經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就能夠找到答案。”事實上,《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節(jié)課的內容很容易會讓課堂教學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上不好的話,就會讓人感覺是在喊口號,然而,由于有了歌曲的鋪墊,原本不太容易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立刻變得比較有吸引力了,這就是教學情境的魔力。
二、利用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很多學生之所以對政治學科缺乏興趣,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政治學科沒有實際用處,學習政治最大的用處就是高考的需要。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很多學生的政治學習活動都顯得過于功利化,甚至很多教師也喜歡通過總結復習、“題海戰(zhàn)術”等讓學生掌握一些千篇一律的答題思路,保證在考試中拿到高分。難道政治學科存在的意義僅僅就是為了考試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從大的方面講,政治學科對于我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而從小的方面講,政治學科其實是一門實際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政治學科的這種實際應用性是很多學生都沒有意識到的。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從一些生活實例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看到政治學科的實用性,從而產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第六課《投資理財的選擇》時,我就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假如你有十萬塊,現在讓你制訂一個投資理財計劃,你會選擇哪些理財方式,請說明理由。由于這節(jié)課的內容我之前就要求學生預習過,因此,學生開始煞有介事地設計投資理財方案。一段時間以后,我找出班級中的幾位學生介紹自己的理財方案,并說明這樣制定的原因。這樣,在學生的發(fā)言和教師的引導下,這節(jié)課主要的內容框架基本上就建立了。這種結合生活實例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顯然比教師一條條分別列出銀行儲蓄、股票、債券、保險等各種投資理財方式各自的優(yōu)缺點要顯得更加生動形象,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這種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認識到政治學科強大的實用功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政治無用論“的觀點,真正地開始接受并喜愛這門課程,為真正地學好這門課程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三、利用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角色扮演是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學習內容之中,充分地體驗所扮演角色的思想、觀念等,從而更好地體會和理解相關知識。因此,在政治課堂上,教師經常讓學生通過排演一些小品,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例如,我在講到《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這課的內容時,就在上課時請了幾位同學分別扮演幾個主權國家的代表,然后圍繞著某一議題開展首腦會晤。在這個小品中,每個學生都要站在自己國家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通過這種角色扮演,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國家利益在國際關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通過這種小品的方式,不但達到了掌握知識的目的,而且在這種有趣的教學情境之下,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如語言表達能力、思考探究能力等。
除了以上所列舉的幾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外,其實教師還有很多其他選擇,像是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利用漫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等。只要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那么,學生就會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學到知識,提高能力,使得綜合素質獲得更快提升。因此,高中政治教師不但要正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性,還要掌握一定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技巧和手段,這才是推動政治學科朝著素質教育目標邁進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任珂.“情境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2).
[2]李國洪.情境教學讓高中政治課堂更有情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8).
[3]張先鋒.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