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導者,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作者建議從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師資隊伍和推進大學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兩大方面著手去解決。
關鍵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對策
高校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國內外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大學生思想方式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和制約著當代大學生正確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
1.1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1.1.1部分大學生存在物質至上的傾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強調了經濟的自由和競爭,人們更加關注物質層次,有效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這也客觀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大學生群體中有一定市場。
1.1.2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多年的高考擴招計劃使大學生數量劇增,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并且面臨著就業和專業知識不一定對接的尷尬局面。
1.1.3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如今網絡飛速發展,在給大學生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很多黃賭毒信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還有西方國家對我國政策上具有政治傾向性的抨擊,造成部分大學生政治信仰動搖,另有一部分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
1.1.4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整體較低。很多大學生都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到大的家庭教育環境使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較差,在當前學業、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下,容易心理扭曲,走上極端。
1.2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2.1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度不高。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教學體制的影響,高校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不夠,并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過于理想化,缺乏針對性,內容陳舊,缺乏吸引力,方式單一,不能適應當今大學生需求多樣化的發展,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效性差,不利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1.2.2高校對當前社會多元化形式缺乏正確的把握。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日益普及,社會文化出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這種多元化意識形態和文化生活的推進,雖然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但對一個國家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是不利的。高校在當前多元化文化思潮中,沒有正確定位,反而不斷淡化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沒有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影響到大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形成。
2.對當前高校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分析
2.1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師資力量
2.1.1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前提條件,只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學生才能形成堅定正確的信念,而這種信念正是日后不斷奮斗前進的動力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民族發展的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明白什么是應該堅持的、什么是堅決抵制的,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能保持一顆清醒熱烈的心,真正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到國家新生力量的政治傾向,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保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高校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圍繞教學制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劃,也要符合大學生現狀,操作性強,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
2.1.2組建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及黨團工作者等,而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選聘時,要根據實際需求,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嚴格篩選,擇優聘用。培養時,要因材施教: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接觸頻繁,大學生有什么學術、思想等方面的問題都會向高校輔導員反映,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有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心理輔導能力,因此要加強高校輔導員的綜合能力培養,做到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信服、專業知識讓大學生嘆服、心理輔導讓大學生心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的主體,由于當前大學生接觸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提出的政治、生活問題比較尖銳,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時刻保持對政治方面的關注,深刻理解國家政治理念和政策實施內涵,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理論聯系實際,以案例為突破口,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進一步吸引大學生,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黨團工作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發展大學生黨員、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這就需要黨團工作者對黨務、黨章等黨的工作非常熟悉,因此加大對黨團工作者理論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黨團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評比時,高校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科技知識、專業技能等工作同等對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待遇。
2.1.3優化高校環境。高校環境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對大學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高校環境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進一步優化高校環境,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首先要構建良好和諧的校風建設,通過建設融知識、創造、娛樂于一體的學生社團,開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學術研討會、演講比賽等校園文化活動,寓教于樂,寓教于學,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其次對網絡環境進行整頓,網絡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對大學生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高校應加強網絡監管,聯合企業建設紅色校園網站,傳遞健康信息,弘揚網絡紅色文化。
2.2推進大學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建設
2.2.1根據需求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考慮大學生主體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例如大一是新生適應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著重進行大學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介紹,幫助大學生轉變角色,盡快融入到大學生活中;大二、大三是專業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側重專業知識成就,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學習觀,端正學習態度;大四是就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重就業教育,幫助大學生積極面對就業。
2.2.2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比較單一,與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多樣性矛盾凸顯,為此,開展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應在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媒體技術發展優勢的基礎上,依托班級、課堂、社團、公寓等載體,通過集體教學、個別訪談、實踐活動等形式,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大學生專業知識、社會熱點等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現象結合起來,開展一些比如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科技發明等,讓大學生零距離接觸社會,了解基層群眾疾苦,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開展革命老區紅色旅游等活動,讓大學生感受紅色教育,加強對黨和國家的歸宿感和認同感。
2.2.3積極進行大學生心理輔導。當前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事件處理能力普遍都比較差,面對學習、生活的壓力,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必需的。目前高校心理輔導人員配備普遍不足,很多大學生接受不到應有的心理輔導,因此,在加強心理輔導人員配備的同時,可對輔導員隊伍進行適當培訓,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輔導能力,而輔導員與大學生接觸機會多,比較清楚其思想動態,具有很大優勢,能夠很好地解決心理輔導人員缺乏的問題。同時針對具體情況,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教育課程,以集體教育與個人教育相結合的形式,切實做好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2.2.4加強與家庭聯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長期以來,只注重大學生在校教育,對校外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家庭和社會教育,但大學生在校時間是有限的,在社會和家庭的時間并不少,因此,加強與社會、家庭的聯系,轉變高校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庭鞏固、社會實踐,共同構建高校——家庭——社會的聯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共同營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統一的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白歡妮,趙佳,許鵬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7.
[2]謝春妮,龍漢武.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強的增強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2012,(2).
[3]程新.高校輔導員如何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6).
[4]霍陽.關于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淺析[J].科教導刊,2011.4.(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