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小學數學教法很多,自主探究法便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加以深入地研究與探索,之后得出結論,這種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教學模式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之一。對此,文章認為一要巧設適宜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獲取數學思維;二要注重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獲得數學思維;三要強化小組合作、談論交流,獲得數學思維;四要通過巧用活動課,獲得數學思維;最后要利用課上課下相結合、獲取數學思維。
關鍵詞:課堂教學 ;自主探究;情境;實踐;合作;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校不斷探索新的教法,開創了新的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法。在運用這一教學模式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獲得數學思維是該模式的核心問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們通過巧巧設適宜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注重動手實踐、小組合作、談論交流、巧用活動課、課上課下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方式來獲取數學思維。
一、巧設適宜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獲取數學思維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益關鍵在于課堂情境的設置,設置好的課堂情境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適宜學生獨立探究的情境尤為重要,也是完成自主探究這一模式的前提。在實際教學中,教者往往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創設適宜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如創設故事導入情境,實際生活再現情境,觀察實驗情境,小組合作競賽式情境等。同時還要巧設生活情景,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敢于探究,養成探索知識的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巧設質疑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設置一些質疑問題,構成認知沖突,讓學生感到具有挑戰性,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創設這些情境是本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原則,盡量去讓這些情境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重要數學思想,從而獲得一定的數學思維。
二、注重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獲得數學思維
學生在數學課上只動腦,不動手,難以獲得更多地數學思維。特別小學生年紀小,喜玩好動,他們都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動手探索。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會不斷地發現問題,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結論,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動手探究知識形成過程,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現代教學中大多要求學生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有用的數學,要求教師不斷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踐來學數學。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引導學生運用動手操作來獲取知識和經驗,體會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從而在自主探究中學數學、用數學,不但激發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探究習慣和主動深入問題的探究精神。正是運用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心重,喜歡動手這些特點,我們在教學推到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立體圖形體積公式時,均采用這一方法,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學生通過箭、拼、擺、旋轉、平移等一系列活動,將新知轉化為舊知,運用舊知解決新知,更好的完成了舊知到新知的遷移,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感悟知識,學習知識,獲得了數學思維。
三、小組合作、談論交流,獲得數學思維
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時,僅靠個體獨立探究是不夠的。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很大,這時小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巧設交流情境,發揮學生創造思維。為學生搭建思維摩擦和碰撞的舞臺,組織他們積極參加討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活躍思維,集體合作,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通常要將全班學生采用異質分組方法,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組內人員既有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又能共同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小組間談論交流,匯報,訂其正誤,這樣不僅學生獲得了新知,而且提高了合作意識,從而獲取數學思維。
四、巧用活動課,獲得數學思維
我校現使用的數學教材為人教版,每學期均有一到兩次的活動課,于是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課,在當今信息化全方位開放的時代里,生活中的實踐經常在學生知識中得以體現。每個活動課都是對前面所學數學知識加以運用、深化的,為學生獲取廣泛的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活動課上,我選擇相應的書籍配合教材,如名人故事叢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題、口算試題等。指導學生讀書,向學生推薦各方面的好書,學習世界科學名人成長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此來激勵學習欲望。并適時地開展數學競賽,讓學生自編、自解應用題,促使學生互相啟發、激勵解答應用題的興趣。所以用好活動課也是讓學生獲取思維的方法,在上這類課時,我還不時引導學生探究本次活動課都應用了我們學過的哪些數學知識,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哪些問題,這些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解決了這一系列問題后,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進一步深化了知識,獲取了一定的數學思維。
五、課上課下相結合、獲取數學思維
我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時,既注重課上研究、也注重課下探究,啟發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原有的經驗以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收集、分析、處理信息進而了解數學規律。如教學計算各種平面圖形面積之后,我讓學生回家后計算出自家臥室的面積,鋪地方磚的面積及塊數,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習幣的應用之后,我讓學生課下觀察變速自行車,認識比的知識在自行車上的應用等,從而讓學生獲取數學思維。
此外,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時,讓有一定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力的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也是學生獲取數學思維的一種好方法。
總之,在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獲取數學思維時,教者要因地制宜,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把鋼性教學設計變為彈性教學設計,讓學生有自主探究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覃玲.自主探究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2]華應龍.我這樣教數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吉林省大安市紅崗子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