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高中體育課應本著育體、促智、審美、合作、交流的目標進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體育教學;主動參與;合作創新
一、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體現教改本質
(一)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觀念
長期以來,在體育教學中以“講解─示范─練習─糾正─總結評價”為主的教學模式,強調以教材為中心,以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為模版,試圖將學生培養成體育專業人才。忽視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發揮;忽視學生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新課改的基本理念貼近素質教育,更加人性化、信息化,提倡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提供多元化課堂,適應個性選擇;然而,體育教改的本質是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充分體現體育的育體、促智、審美等功能。
(二)忽視學生終身體育學習的教學意識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主要是在教師的要求下學習的,以被動接受教師的灌輸為主,教師為主體,學生參與意識淡薄。體育教學內容主要是迎合應試教育,沒有樹立終身體育學習的教學意識,導致了學生對運動的觀察、模仿、記憶、思維等能力的培養不夠。
(三)課堂教學形式單調乏味
受應試教育的限制,體育教學程式化現象嚴重,制約了教師的創造性,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影響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學生普遍不愿意參加體育運動,甚至有個別學生逃課。
二、體育教師要調整角色更新理念
(一)從教學主導者走向教學引導者
就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的現狀,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樹立教學引導者的觀念,教師要從權威者的角色轉向與學生平等的朋友角色。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重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及時恰當地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方式學習、體會,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針對傳統體育教學中偏重知識傳授的情況,教師應轉變觀念,樹立教學促進者的觀念,教師要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者。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表現自我,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從心理上和精神上激勵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三)充分開發教學資源
新課改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是,要具備充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能力,成為體育教學資源的整合者,體育教師應注重對校內外體育資源、場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場地器材的功能,挖掘現有體育設施的功能,為學生學習服務,成為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者。
三、新課程下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培養體育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要學好一門課程,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新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生的、有趣的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認為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好辦法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模仿。如學習了排球的的攻防戰術后,先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的動作、神態,讓學生模仿嘗試。教師加以點撥、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滿足,求知的欲望就會增加。
(二)運用激勵藝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激勵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的生動、活潑、有實效。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們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和教誨。當這種情感得到滿足后,他們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體育課;現代管理學研究表明,以勉勵的口吻布置任務,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責任感,使其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最大的期望莫過于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對于有過失的同學,批評要適度,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其改過的動機和勇氣。
(三)因人施教,各成其才
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中“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心理素質和性格愛好出發,因人施教,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成功和樂趣,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對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拔高訓練,而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學體育基礎教學。
(四)給學生自由創新的機會
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教師大可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實施,將這些活動的組織權交給學生,學生就會主動去收集資料,通過討論和交流、組織創新,得出一個理想的活動計劃并實施,教師可以引導評價使其完美。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會開創了許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良好的準備活動。由于在課堂上充分發揚民主、師生關系密切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明顯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教學質量自然就提高了。
(五)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的心理活動,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結果,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綜合反映。
體育教育學的任務不僅要育體,而且要育心。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而且不應忽視學生學習動機、興趣和意識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對體育教學的影響。非智力因素對體育教學的影響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在體育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如何重視采用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有效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的目的、學習的興趣,發揮他們的個性,那么學生的學習動機就強,學習動力就大,學習積極性就高,掌握動作就快,完成動作質量就越高,教學效果就越好。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注重非智力因素對體育教學效果和育人的重要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非智力因素對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有目的、有計劃的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