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關系到每個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大事。古往今來的教育家們在探索教育真諦的道路上,都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熱愛閱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標志。《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做出了明確規定 —— 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到:親近書籍,愛上閱讀,對于每個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一、以常規管理為手段,開展讀書活動
質量來源于管理,效率出自于持久,當確立目標之后,我們精心組織一系列活動,引導筆者將目標落到實處。做到“凡事有準則,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監督,凡事有負責”。
(一)計劃的制訂:每學期初學校制訂學校讀書計劃,提出明確要求,各年級組、班級在學校計劃的統領下,結合各節日、風俗,開展不同內容的主題讀書交流活動。
(二)活動的指導:開展“五個一”工程活動。即:與家長共讀一本書;寫一篇高質量的讀書筆記;游一個美麗的景點;寫一篇有特色的作文;講一個感人的故事。倡導學生在課外、假期中讀好書、寫好讀后感。
(三)信息的反饋:期中發放“讀書調查表”,溝通學校與家長的聯系,對學生的讀書情況進行分類調查。了解學生的讀書興趣、讀書范圍、閱讀時間、閱讀量……掌握學生的讀書動態。
(四)制度的建立:通過“小學生課外閱讀讀書卡”的定期上交,檢查、評估學生的讀書效果。促使、引導學生積極反思、積累,使讀書活動上層次。
(五)督導的形成:請學生家長參與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學校、班級舉行讀書活動展示,邀請家長參加。這既是檢驗、督促讀書效率的有效途徑,又是鞭策,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的最佳方法。
(六)評價的完善:學生因年齡閱歷的差異,其閱讀范圍、閱讀書目有明顯的不同。因此,學校明確了不同的評價標準與評估方法,使各年級的讀書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二、以交流展示為載體,促進讀書活動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而表達則是抒發,每學期我校都要開展閱讀交流展示,以系列化的活動把課外閱讀不斷推向深入。
(一)設立專題閱讀、享受閱讀喜悅
考慮到小學生處于閱讀初期,閱讀興趣剛剛萌芽,設立一個十分貼切的閱讀專題很重要。我校學生的讀書匯報每學期分三個層次進行交流展示,學校——年級——班級。三個層次的展示交流活動列入學校工作計劃,以專題的形式,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讀書活動。如“走進四季”“童話王國”“寓言啟示”“知三國”“成語趣多多”“美文欣賞”“名言伴我行”“學唱綠色童謠”等等。
(二)交流形式多樣,激發閱讀欲望
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我們在交流形式上大做文章,努力找到文學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之美,讓學生先對其形式一目了然,再品評于心,更覺其高尚美好之所在,智慧哲理蘊含其中,從而更愛讀書。于是在交流中,不僅僅是美文的誦讀,還采用了配樂詩朗誦,擂臺大比拼,動作誦讀表演,英文故事講演,課本劇表演,詩歌創作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剛剛步入文學殿堂的學生們賞心悅目,被文學作品的豐富多彩深深吸引,產生我要讀書的閱讀期待。
(三)學生全體參與,體驗閱讀魅力
每個孩子都有讀書的權利,每個孩子都有與他人交流閱讀信息和感受的期待。在研究的初始階段,我們的閱讀交流是以年級為單位的,如二年級在交流時,每班挑選十名閱讀特長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交流,其他學生當觀眾,其目的是讓閱讀特長生帶動其他同學。研究一學期后,我們要求按班展示,全員參與,努力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交流的機會。通過各年級的展示交流,我們發現每個學生都樂于在書海中自由徜徉:那如汩汩涌出清泉般的吟誦,那如啾啾歡唱小鳥般的表演,那迫不及待的躍躍欲試和有板有眼的從從容容,便是閱讀交流帶給他們的愉悅和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應該成為一個精神的家園,成為一個思想的王國。”用今天的話來說,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學習與思考的共同體。閱讀,是教育的關鍵,是教師的生命意義所在。教師的魅力和威信,在于精神上能夠引導學生,成為學生的精神導師。
三、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深化讀書活動
閱讀趣味的獲得,一方面取決于引導學生注重心靈的體驗,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教師本人對閱讀的愛好與尊重,不加入個人“體驗”的作料,閱讀就會成為一種沒有滋味的湯,沒有個人體驗的讀書,就是沒有靈魂的讀書,教師本人必須結合自己的體驗來讀書、教書。然后把自己的體驗告訴學生,決不能認為閱讀是一件只針對學生、而跟自己無關的事情。我校“關于不同年齡青少年讀書興趣培養的研究”。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又提高了學生的素質。更提升了教師的自身修養和教學水平。
(一)研究資料的積累
我們倡導師生共同讀書,提高內在文化素養,積淀文化底蘊,教師每周一篇“精彩案例”,凝聚著思索創造的足跡,每月5000字的讀書筆記,閃爍著交流感悟的印記,每學期高質量的階段報告,更體現出實踐、探究、反思的智慧之光。
(二)理論水平的提升
隨著研究深入。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知識增長了,教師的底蘊豐厚了,理論提高了。學生的獲獎簿上那一串串榮譽稱號“作文能手”“閱讀小標兵”“故事大王”“誦詩狀元”……可不是徒有虛名;教師的光榮冊上案例發表、論文獲獎、專著有名、十佳教師……可不是一日之功。
真知總在書中,忽微忽著;精神永存字間,時隱時現。閱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閱讀,讓博學和睿智改變我們!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鹿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