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結合教學經歷對當前我國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作了評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如何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我國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對策
高中是培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黃金階段,是接受和吸收各方面知識和文化的重要時期。因此加強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當前我國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看,并不容樂觀,因此文章筆者結合自己在高中從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經歷對當前我國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問題的原因作了淺析,對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我國當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我國當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育內容貧乏并且缺乏實用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內容,雖然經過課程改革,內容較之以前更加貼進現實,與此同時不乏理論的深度和系統性。但是,高中生思想政治課所設科目的內容與高中生的身心特點和應該有的知識水平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嚴重脫節。內容的貧乏性必然帶來內容的缺乏實用性。由于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單調,與社會生活缺乏廣泛的聯系,不能解釋當前復雜的社會現象,更不能解決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使我們的教育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2)教育方法比較單一
目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相當單調,教育方式主要是有意識教育,無意識教育的方式方法用得較少。所謂有意識教育,即教育者有意識地把所要教育的內容明確地傳給學生的教育方式。所謂無意識教育,即“隱蔽式教育”,是指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育者隱蔽教育目的和意圖,通過間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的方法。所以,把這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找到二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進行施教,才是國內外的一大趨勢。
(3)教育者的專業化程度不一
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要求,教師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學科的理論與知識的同時,應與時俱進,根據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努力成為專業領域的權威,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影響受教育者,促使其態度的轉變。可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教師的年齡差距,地區差距等因素導致教師專業化程度不一。
(二)我國當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存在的原因探析
(1)我國雖然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視,但是其落實效果差強人意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深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主要是停留在“口頭”上,很少付諸在行動上。在社會上,技術型人才倍受歡迎,這使得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對學生的“智育”培養,而忽視學生其它方面的素質培養。由于社會整體的影響,所以在很多高中生眼里,它是一門副課。再加上無論學校、家長還是學生本人,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試成績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僅限于提高考試分數,缺乏對它深刻內涵的根本理解,也就難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當前“有名無實”的境地。
(2)當前高中生自身的個性發展不斷增強,導致教育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
不同的教育對象有著不同的人格,在今天這個多元化時代,人人都提倡個性創新的理念。而當前的高中生都是90后,不管是所處的社會,還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與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與教育者都有很大差異。所以很容易產生代溝,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想法被忽視,同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與預期效果相差甚遠。
(3)當前復雜的教育環境的影響
對于高中生而言,影響其成長和教育的環境主要有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以及現在的網絡環境。首先,就學校本身而言,無論是學校的領導還是老師,都非常注重學生的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境,而在當今時代,這個環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方面正在淡化。網絡的虛擬空間和不良信息對高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意識以及心理健康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二、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進一步增強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加強教育工作的落實
要增強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應該從三個方面做:首先要從國家做起,國家應該改革教育體制,除此之外,還要加大教育投資。其次,還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協助和配合。身為學生家長的教育者,一方面要增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另一方面,要把這種關注度付諸到行動上。
(二)要堅持不斷改革和創新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包括理念的創新,內容的創新,方法手段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首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個單方面的灌輸經濟、哲學、政治學理論知識的過程,而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同時在教育的內容上要有針對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吸引力和時效性。在教育內容方面,要從當前社會的最新實踐中吸取新的知識,增加具有時代性的內容,體現時代的特色。
(三)教育者要提高其專業化程度,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過一定的溝通渠道傳遞給受教育者。這首先就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的素質包括對課程的專業知識的素質,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除此之外,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也很重要。教育者要注重自身語言文字的表達藝術,要巧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根據不同的對象調整其溝通的方式。最后,教育雙方要平等交流。
(作者簡介:王 麗,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