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警察”的應用是道路交通管理中體現“科技強警”的一項重要舉措,它一方面能夠緩解日益繁忙的交通勤務管理與警力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盲點”,有效地抑制了機動車駕駛員的違章行為。
關鍵詞:電子眼;交通管制 ;交通執法
一、“電子警察”的內涵和種類
所謂“電子警察”就是道路交通違章自動取證處罰系統,作為ITS(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全新應用,在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半娮泳臁钡闹饕δ芎彤a品包括:車輛闖紅燈監測儀、車輛超速檢測儀、車輛逆行違章檢測儀、道路卡口系統、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城市道路綜合監控系統、122交通報警系統和城市道路綜合監控系統。
“電子警察”有三類:第一類是膠片相機;第二類是數碼相機;第三類是視頻監控系統?!半娮泳臁痹陂_啟時,如果紅燈方向行駛的車輛超過了。停車線,停車線上的感應線圈將給自動拍攝系統傳遞信號,相機會將違章車輛違章的情景和牌號拍下來?!半娮泳臁泵刻炜梢宰サ?0多輛違章車輛,最少也能抓到10多輛。
二、目前國內電子警察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電子警察設備目前存在的問題國內從事電子警察系統業務的廠商較多,各家的產品在結構組成、功能、通信數據格式方面都不太一樣,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全國各地所建的電子警察系統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行業的規范標準不統一,沒有規范的資質體系。二是適用性較差,系統格式混亂。由于對行業標準的定義未做明確要求,不同廠商研發的電子警察系統的控制單元和攝像單元都不盡相同,各家的數據接口、證據格式和管理軟件更是五花八門,無法達到統一,資源難以實現共享,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三是設備維護經費沒有保障,售后服務跟不上。戶外安裝的設備需要定期保養和清理,特別是攝像機、工控機等主要設備更需要定期檢修,由于很多廠商限于資金和能力,沒有按照承諾進行售后服務,提供的專業維修服務無法跟上,造成系統使用壽智能交通與應用交通標準化命大大縮短。
2.電子警察系統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是電子警察系統與其他交通管理系統之間未能有效地整合。由于網絡建設不足和各自的利益關系,目前全國各地建設的電子警察系統大多沒有進行跨市、跨省聯網,監控能力有限,無法做到步調一致,難以發揮整體作用。二是電子警察系統還無法實現智能化的跟蹤監測。無論固定的電子警察系統,還是移動的電子警察系統,往往只能針對某一類的違法行為進行監測和抓拍,監視范圍也幾乎固定在某一個區域,由于技術和條件所限,當前絕大部分電子警察系統還無法實現智能化的跟蹤監測。三是電子警察系統與現有信息管理系統銜接不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車輛的信息查詢,現在用的電子警察普遍沒有與其他的交警業務系統連接起來,抓拍的違法車輛信息,只能靠最原始的手工查詢辦法一條一條地來查,沒有完全與各類查詢綁定在一起;其次是道路交通信息運用方面,電子警察能實時獲得大量的實時道路交通信息(視頻及交通流量、交通違法率等),但要將這部分信息全部傳送到交通指揮中心,用于實時指揮調度,還存在一個信息傳輸、處理、存儲與系統整合問題。目前,這部分的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電子警察系統在交通管理與執法中存在的問題電子警察這一新生事物的普遍應用與法律、法規上寥寥幾句的規定形成了強大的反差,給交警部門執法帶來了難點。一是處罰是否適當的問題。電子警察畢竟是一種機械電子化的產品,而實際上許多情況需要靈活處理。比如測超速,限速80km/h,就是只超過1km它也照抓。碰到這種情況,完全按電子警察記錄來處罰顯然不妥,甚至是錯誤的,需要人工干預。但是民警的靈活度過大,又會帶來管理上的漏洞。另外,群眾反映較多的還有禁令標志、標線設置不清楚、不合理,限速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很突出。二是受現場使用環境等制約,監控區域或范圍有限。在一些設置了電子警察的交通干道,駕駛人行車規規矩矩,但在一些偏遠路段,仍有相當一部分路口未設置電子警察,駕駛人超速、違章變道、亂停車等現象司空見慣,成為事故高發路段。電子警察系統一般安裝在現有的路口或路段,往往道路的規劃建設和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建設都沒有考慮日后電子警察系統的安裝位置和監視范圍,造成了后裝的電子警察系統經常由于現場安裝條件所限,無法達到很好的使用效果。三是個別駕駛人利用高科技手段對付電子警察。電子警察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車主、駕駛人守法駕駛的自覺性,但是也有一些人仍是我行我素,漠視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和電子警察打起了對抗戰。有的車主故意在車牌上粘貼飾物,遮擋號牌;有的則把車牌號碼添筆加劃,或者干脆涂成一團,讓號碼無法識別;有的打起了“高科技戰”,裝上“電子狗”,號牌加貼透明反光膜;有的則玩起“變臉”魔術,使用“自動翻牌器”、“可拆缺號牌智能交通與應用交通標準化”;還有的使用假號牌,甚至干脆就無牌,種種花樣,不一而足,以達到規避電子警察監控的目的。
三、“電子警察”信息系統應用的經驗總結
“電子警察”系統的建設對改善本地區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幾年的系統建設中,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彼此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1、由于“電子警察”系統的建設涉及范圍廣,在市民中的反響大,政策法規,管理措施,技術準備,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當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因此,在系統的建設中必須堅持謹慎的原則。政策法規建設,管理流程的理順和技術準備三方面同時展開,齊頭并進,確保系統投入使用后的正常運行,并要切實達到改善交通秩序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社會各方面的好評。
2、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宣傳作用,在系統投入的不同階段以新聞、評論、專訪和技術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各有側重點的報道,得到廣大市民普遍理解相歡迎。
3、要堅持改善交通秩序是系統建設的根本目的,同時也要借鑒一些國外的經驗。以有限的投入達到監控點最大程度的覆蓋,起到充分的震懾作用。對于一些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要花小錢辦大事?
4、在應用技術上應注意:要選擇值勤民警較少到達的、違章現象較嚴重的、列入事故黑點的路口或路段安裝“電子警察”。為提高拍攝的有效率和準確率及所拍攝圖像的清晰度,避免一些含糊不清的違章現象而引起的法律問題,必須在安裝現場進行仔細勘測,并分析該點的道路交通特點,然后精確合理地選擇安裝位置。
(作者單位:空軍勤務學院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