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歐元區危機并非沒有先例。事實上,在歐元之前,歐洲已有過不少貨幣聯盟的案例,一些成功了,而另一些則沒有那么成功。例如,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先例是希臘曾經在1908年由于行為不當而被當時的拉丁貨幣聯盟拒之門外。這本應成為歐盟在2001年宣布希臘符合加入歐洲貨幣聯盟條件之前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在歐元推出之前,歐洲最近的一次貨幣聯盟是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共同貨幣區。它創設于1993年1月1日,就在原來的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之時。這兩個新國家分別享有政治上的獨立性,但為確保維持緊密的經濟聯系而同時存有共同的海關聯盟,共同的勞動市場,當然也還有共同貨幣。這個迷你型貨幣聯盟的真實故事至今還在討論之中。最終還是很快夭折了,連名字還沒來得及取,我們姑且稱之為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吧。
當歐洲貨幣聯盟的規則被寫入《馬約》時,有一些重要的要素是缺失的。歐元區沒有財政保險機制、沒有統一的銀行監管機構、沒有具有很強執行力的政治領導層。或者說,它先天就被設計為經濟和貨幣聯盟,而不是財政聯盟、銀行聯盟或政治聯盟。當它啟動時,與當初捷克和斯洛伐克設計的貨幣聯盟完全一樣。那么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對歐元的前景有些什么啟示呢?
啟示一:良好的制度設計和強有力的政治決心都至關重要。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在制度設計上就先天不足:除了沒有財政保險的機制和統一的銀行監管部門外,也沒有共同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由雙方代表組成的中央委員會來決定,這種安排使各方互不讓步最后陷入僵局。更重要的是,貨幣聯盟被宣布為一種過渡性安排:最初將時間擬定為6個月,但留下根據需要可能變動的活口。公開宣布結束日實際上等于邀請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來參賭這種共同貨幣。果然,投資者充分地利用了這一點,使這一體系的存活時間連6周都沒到。今天,我們焦慮地看到,歐洲政治家們正在犯同樣的錯誤,用希臘退出歐元的可能性作為談判的籌碼。同樣這一次,投資者也利用了這一點:希臘(還包括西班牙)的銀行幾個月來存款大量流失。
啟示二:賭共同貨幣崩潰的成本是較小的,而潛在的收益是巨大的。在1992年底和1993年初,斯洛伐克的居民和企業通過將存款換成硬貨幣或將他們存入捷克的銀行來避免引入一種新的較弱的斯洛伐克貨幣的風險。在共同貨幣不再成立時,他們得到了大約20%的回報。對希臘人來說,賭希臘退出更加容易,因為他們不需要將資金轉出希臘:只要將儲蓄用歐元紙幣保存而不是用銀行賬戶形式保存就夠了。其成本就是,到銀行取鈔票的路上成本、隨后幾周或幾個月的利息損失以及租一個銀行保管箱(或者將歐元放在衣柜中的鞋盒里)的租金。如果歐元還將在希臘外繼續流通的話,那么鞋盒里的歐元價值還會保持不變,而在希臘銀行中的歐元賬戶將會自動轉換成貶值得一塌糊涂的希臘貨幣(如果希臘真的退出的話)。
啟示三:散伙是件容易的事。撤銷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的決定是在1993年2月2日(周二)晚上作出的。在余下的幾周內兩個國家的支付清算被擱置下來,邊境控制得到加強。在轉換期,沒有新的硬幣和鈔票發出。相反,每個國家通過對紙幣加戳的辦法來區分在本國境內流通的紙幣。對個人賬戶轉換為現金有嚴格的數量限制,確保大多數貨幣轉換成銀行存款。到2月8日(周一)早晨,兩種貨幣完全分離了。在隨后的一段時間內,兩個國家繼續使同樣的硬幣和加了印章的紙幣,六個月后,新的硬幣和紙幣替代了原來的捷克斯洛伐克貨幣。
在希臘,如果允許人們持有歐元直到新的貨幣的匯率得到穩定為止,就不大可能有大量的貨幣會換成新貨幣,這就將使得希臘銀行的任務變得非常簡單,但也會給歐洲中央銀行帶來了額外的麻煩,歐洲銀行需要考慮對付希臘歐元的潮水般的流入。這就是說,除非歐洲中央采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如對待希臘發行的歐元(系列號上以Y開頭的鈔票即是)與希臘貨幣一樣,在其余歐元區國家是不能使用的。
總之,希臘退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且可能不一定僅僅是希臘退出。如果形勢變得無法維持下去(例如:如果希臘不能滿足下一次救助方案的條件),希臘退出則將很快啟動而不需要太多的事先告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希臘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債權人需要顯示比以往更大的政治決心來力挽狂瀾。長期來說,歐元區自身需要改革。
在結束本文之前,需要傳達的積極信息是:危機很有希望成為進一步改革的催化劑,通過改革給我們留下一個設計得更好、更有活力的貨幣聯盟。不過,可能在改革尚未完成之時,希臘已不在其中了。
(作者系英國布雷內爾大學經濟金融系 高級講師,由歐明剛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