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了武漢四所高校日語專業三年級學生參加社會考試的現狀,從各校課程設置的角度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進而對課程設置提出了改進意見。
關鍵詞: 日語專業、三年級學生 社會考試 課程設置
一、引言
筆者擔任日語專業三年級學生的任課老師時,不少學生詢問一些社會考試相關問題:“我想參加翻譯考試,但是有好幾個部門舉辦的,參加哪個好呢?”“我想參加商務日語考試,應該怎么復習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課堂上專注于自己的復習,或者拿著歷年日語能力考試試題來提問的學生也不少。
那么,日語專業高年級學生參加社會考試的現狀如何?用人單位選拔人才時是否看重學生參加過的社會考試?學生參加社會考試的現狀對目前的日語教學有什么啟示?日語專業應對課程設置作怎樣的調整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為此筆者設置了問卷調查,試圖根據調查結果回答這些問題。
二、定義
社會考試是國家授權、由相對獨立的考試機構依法主持、面向社會實施的各種考試,它也是一種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檢驗其在某一專業領域內理論和實踐能力的社會證書考試。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考試為社會和用人單位提供科學、公正、權威的水平與技能的資格認證,愈來愈受到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的認可和重視,并逐漸形成了可觀的市場規模。①
到目前為止的研究主要對社會考試的現狀分析、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和改革等方面展開了研究,而調查在校大學生參加了哪些社會考試的研究似乎還不存在。本研究擬對學生的參加意愿進行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結果,了解學生的意愿,進而希望對課程設置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三、調查概要
1.調查對象
筆者以武漢四所大學的日語專業三年級學生為對象,調查學生們參加(或者有意參加)的社會考試有哪些。之所以選擇三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是因為一、二年級學生進入大學不久,對社會考試還沒有足夠的了解;而四年級學生則忙于找工作,很難將全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因此僅調查了三年級學生的參加情況。
四個大學的學生有效人數分別為一個班21人,一個班27人,一個班49人,一個班69人,總人數為166人。四個大學分別為擅長理工科的綜合大學、民族大學、以經濟法律相關專業而聞名的綜合大學和師范大學。
此外,為了了解企業的想法,2010年9月5日至20日之間以簡單的問卷形式對武漢的日資企業和中日合資企業進行了調查。
2.調查內容
面向學生的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調查學生參加了(預計參加)哪些社會考試。此問卷中列舉的社會考試分為兩部分,其中與日語相關的考試有:日語能力考試、BJT商務日語考試、實用日本語鑒定考、日語專業四八級考試、大學日語四六級考試、中國翻譯資格考試(包括口譯和筆譯)、導游資格考試(日語);與日語無關的考試包括:教師資格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秘書從業資格考試。此外如果參加了(預計參加)其他考試,則以填空的形式寫下來。第二部分詢問了調查目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詢問了為了通過考試,對學校的課程設置有無期待。
另外,面向企業人事相關工作人員的調查表詢問了“錄用畢業生時,看重是否通過了以下考試嗎”,以及如何看待學生參6jgycktJkc5YOOZpzNtuUozwdEIoBFr0Uh4Zg5IsZzY=加社會考試。
當然,可以設想的是,如果換一個地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很有可能不一樣,此次調查僅作為武漢地區的參考,希望對日語專業的課程設置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1.對學生的調查結果
整體調查結果如下:調查對象166人中參加比例最高的是日語能力考試,有165人參加,占99.40%;其次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參加人數為162人,占97.59%;第三位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參考人數和比例分別為129人,77.71%;接下來的排名依次為:教師資格證考試,31.93%;中國翻譯資格考試,27.71%;導游資格證考試與BJT商務日語考試并列,均為15.66%;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13.25%;秘書從業資格考試,7.23%;大學日語四六級考試,4.22%;日語專業四八級考試,3.01%。
以上結果如下圖所示:
不同學校統計的結果如下所示:
(1)日語能力考試(96.3%);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92.59%);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59.26%);教師資格證考試(29.63%);中國翻譯資格考試(25.93%)。
(2)日語能力考試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100%);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66.67%);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47.62%);中國翻譯資格考試及教師資格證考試(28.57%)。
(3)日語能力考試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100%);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79.71%);教師資格證考試(49.28%);中國翻譯資格考試(18.84%)。
(4)日語能力考試(100%);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95.92%);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89.80%);中國翻譯資格考試(40.82%);導游資格證考試(24.49%)。
由上圖可以看出,日語能力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參考比例非常高,幾乎接近100%;緊隨其后的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大致可以認為5人中有4人參加了此項考試。如此高的參考比例考試結果如何呢?筆者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對考試結果進行調查,但是可以預測的是,如果能增加相關課程專門針對這三項進行指導,應該會受到學生的大力歡迎,合格率可能也會因此而有所提高。
再單獨看各個學校的情況:每所學校的前三位幾乎沒有差別,分別是日語能力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說明毫無例外每個學校都很重視這三項。但是從第四位開始則有明顯的差別。大學1的排名和平均值一致;大學2排名第四的是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其參考比例為47.62%,遠遠超過四校平均值13.25%;大學3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參考比例高;大學4的第五位是導游資格證考試,參考比例為24.49%,和平均值15.66%比較起來算多,而且對比大學2無人參考的現狀,這個數值偏高,是四個大學中唯一進前五的學校。
此外學生以填空形式填寫的想參考的考試還包括會計資格考試、TOFEL等,但答案凌亂,沒有統一的意向。
針對第二題參加目的的回答是多項選擇,93.98%的學生選擇“為就業增加砝碼”,68.67%的學生選擇“學校規定(畢業的基本要求)”,選擇“感興趣”的比例為45.78%。
針對第三題:“在現有的課程設置的基礎上,你是否希望學校增加課程來促進通過社會考試”,61%的學生選擇“希望”。而不同學校比例相差較大:大學1和2大致為50%,大學3為59.42%,大學4卻占到了73.47%。但是具體希望增加什么課程的答案卻很分散,相對而言,希望增加日語能力考試相關課程的最多,超過20人,其他較多的還有翻譯指導、實用日語等。
2.從課程設置對結果進行分析
對此,本文從課程設置的角度試圖解釋這一現象。
四所學校參加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的比例分別為22.22%、47.62%、4.35%、6.12%,很明顯大學2的參考比例很高;再將目光投向第二項的BJT商務日語能力考試,四校參加比例分別為11.11%、23.81%、13.04%、18.37%,很顯然大學2參加這門考試的比例也明顯高于其他學校。形成這種結果的因素可能很多,這里對比各校課程設置,從課程設置來推測可能的成因。
因為考試涉及商務方向,所以對各校相關商務課程進行了對比。通過對比發現:大學2在三年級階段設置了兩個學期的商務日語課,共64學時;大學1也在第六學期設置了36課時的商務日語課,大學4在第五學期設置了32學時的經濟貿易日語課程,而大學3完全沒有設置相關課程。或許多學時的商務日語課程設置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加相關考試的積極性。大學3)的參加比例明顯偏低,或許也與沒有相關課程設置有關系。
而大學3教師資格證考試參考比例高的原因很好分析,其本身為師范類大學,設置了相關課程,很多學生以畢業后從教為目標,故較多人參加了這一考試。
至于大學4為什么成為導游資格證考試進前五的唯一的學校,或許可以從《旅游日語》這門課程的設置進行說明。大學4在開設了《旅游日語翻譯》這門課程,或許與此有關。大學1也開設了《旅游日語》,從調查結果看,大學1的導游資格證考試參考比例也比較高,為18.52%。
按照如上分析,可以斷言課程設置和社會考試的參加率有密切關系。
3.對企業的調查結果
由于人力及資源有限,筆者僅對8家企業開展調查。針對“貴公司在錄用畢業生的時候,看重是否通過了某項社會考試嗎”的提問,7家公司給予了肯定回答,可以得出結論:很多公司在錄用員工的時候看重學生通過的社會考試;而具體看重什么樣的考試(可多選),看重日語能力考試的有7家,看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有4家,有2家表示看重日語專業四八級考試,另外表示看重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大學日語四六級考試、中國翻譯資格考試、秘書從業資格考試的分別有1家。
此調查對象太少,或許沒有代表性,但是很明顯日企重視日語能力考試是毋庸置疑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和學生的高參考比例相對應。此外,不同地區(例如以上海企業為調查對象)或許調查結果也不盡相同。
五、結語
筆者問學生希望增加哪些課程,但是沒有得到統一的答案。即使如此,從調查結果可以明顯看出,課程設置對學生的參考意向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此提出建議:各學校應該充分考慮本校的培養目標,并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來設置課程。21世紀初各大學學院紛紛設立日語專業的時候,剛開始由于人力物力限制,課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僅僅照搬其他學校的模板,沒有形成自身特色,當然也就無從論及培養有某種專業特色的學生。可以在專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適當修改課程設置,形成自身特色,真正培養具有本校特色的畢業生。
本次調查最大的不足是調查企業太少,地區也受限制;被調查的學生也都局限于武漢;今后如果能擴大范圍進一步調查,進行地區間的分析則更好。
注釋:
①方興保.試論當前社會考試評價改革.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VOL10,(3).
參考文獻:
[1]方興保.試論當前社會考試評價改革[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VOL10,(3).
[2]宋潔絢,賈永堂.學習型社會形成中的社會考試[J].湖北招生考試,2004,(6).
[3]趙允溪.社會考試初探[J].考試研究,2003,(12).
[4]李俊.社會考試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與作用[J].教育科學研究,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