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現與大家分享。
1.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做到積極參與,共同合作。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進行數學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現有的思維活動水平,認識水平來實施。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能力及智力品質都隨著青少年年齡的遞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亞爾在《數學教育學》中介紹了兒童在學習幾何、代數時的五種不同水平,在這五個階段,學生掌握知識,思考方式、方法,思維水平都有明顯差異。因此,在不同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對統計知識理解和掌握有所不同。了解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數學思維的幾種主要形式,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的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思維活動的教學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如教學“統計”時,教師可設計“統計某路口1分鐘閃過的車輛的情況”,由于是播放錄像,速度比較快,各種車輛目不暇接,從學生眼前閃過,學生一時統計不下來,這正是教師的設計意圖。這時,就應當啟發學生通過合作來完成,讓學生想到要尋求合作伙伴。這樣既能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又能很好地感悟集體合作的力量。讓學生分工:一部分學生統計摩托車、一部分學生統計小轎車,而寫字慢的學生就畫“正”字來表示車輛通過數,等等。許多辦法都被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湊出來了。學生主體性的實現,需要其自身的主體意識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主體意識的最終形成又是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水平、思維能力為制約條件的。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單憑自身的學習水平,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借助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可以產生相互影響,使他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體會其自身的主體地位及其意義。要“合作”就必須“參與”,只有“參與”才能“互動”,參與互動越多、越積極,主體地位的認識體驗就越強,其主體意識就越強,從而進一步提高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廣泛聯系生活,避免生吞活剝。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數學學習和現實的聯系,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體驗數學知識,學習數學。
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應用”一課時,我讓每位學生準備了一個空火柴盒,提出兩個問題:(1)火柴盒的表面積是多少?(2)用紙板制作這樣一個火柴盒,至少要用多少紙板?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同學們擺弄著手上的火柴盒,開始了測量、討論,甚至爭執,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兩個問題的對比,學生切實地感悟到表面積的含義。在解決火柴盒制作的問題時,有的同學就發現了火柴內盒的長、寬、高與外盒不同,必須再次測量。同時,內、外盒的計算,又為學生提供了關于長方體5個面,4個面等面積計算的典型案例,有了上述的經歷,再讓學生自學課本的例題,自然是“水到渠成”。脫離實際,缺乏過程的學習,學生往往感到抽象、乏味,更難有精彩的發現。
數學教學不是簡單地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從學生身邊的、熟悉的、具體的事物出發,化抽象為具體,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經驗知識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現數學、掌握數學、運用數學,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3.對學生發言做到及時評價。
3.1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發言做到及時評價。對那些正確的、優秀的發言應當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許,以激發學生“更上一層樓”;對學生那些錯誤的理解或判斷,也應該及時給予否定和矯正,讓學生明白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樣改錯。
3.2評價方式多元化,發揮學生評價作用。可組織學生開展自評、互評、小組評。自己反思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自己采取措施調整與改進學習的方式、方法等,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反思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給學生思維發展留一點空間。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要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應充分給學生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差異,教師可以采用延時評價,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步提高。讓他們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3.4注重針對學習習慣的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因此,應該特別注重在教學中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促進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4.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生所學材料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善于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欲之間創設教學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技術是創設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多媒體技術能將文字、畫面、聲音有效地融為一體,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先用計算機展示一幅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的秋天風景,并聲情并茂地說:現在是秋天,你們看,秋天多美啊,火紅的楓葉,美麗的蝴蝶,青翠的松樹……來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會發現很多美景。同時,電腦一一抽象出楓葉、蝴蝶、松樹的圖案,接著讓學生找出它們的特點。這樣美的畫面和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