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終身學習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英語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
1.語音先行
在英語學習中,語音、語法、詞匯的掌握屬于基本功,而語音是基礎的基礎。學生怕英語,往往是從聽不懂、不會讀、單詞記不住開始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音標和單詞的拼讀規則。英語是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音標和讀音規則,就可以自己拼讀大量的單詞,它比漢語好學。因此,我從初一開始,就結合字母教學生國際音標。英語有四十八個國際音標,其中元音二十個、輔音二十八個。根據舌位圖,先教十二個單元音:前元音[i:][i][e][?覸],中元音[Λ][:][],后元音[u:][u][][:][a:]。它們的口形分別從小到大。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每一個單元音發音口形的大小、舌頭在口腔中的前后位置,準確地把握好每一個音的正確讀音。舌位圖很淺顯直觀,根據舌位圖教單元音,學生很容易接受。八個雙元音分別由兩個單元音構成,第一組成部分為[i]的有三個:[ei][ai][i];第二組成部分為[]的有三個[]的[i][][u];第三組成部分為[u]的有兩個:[u][au]。在單元音學好的基礎上,只要把雙元音的讀音要領告訴學生,雙元音就很容易掌握了,接著教二十八個輔音音標。在教輔音時,先教十一個清輔音,[p][t][k][f][θ][s][][h][ts][t][tr],在學生能讀、能默寫這十一個清輔音后,再教十一個濁輔音[b][d][g][v][?奩][z][?廾][r][dz][d?廾][dr]。在教濁輔音時,告訴學生,濁輔音和清輔音是對應構成的,每對發音的口形、舌頭的位置基本相同,只是發音的氣流有區別。再教兩個半元音[w][j]。只要讓學生記住了十一對對應的清濁輔音,記住了還有三個鼻音[m][n][],就掌握了一個邊音[l]音標。
在完成英語字母教學后,把音標和字母結合起來,讓學生給每一個字母注上音標,又通過字母的讀音記音標,學會這些字母讀音的拼讀方法,為以后單詞的拼讀拼寫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教會學生單詞的拼讀規則。如:開音節、閉音節、r音節、re音節、一些字母組合的讀音,讓學生通過讀音和拼讀規則記單詞,每次單詞聽寫,讓學生把單詞的音標寫上。只要學生能通過讀音記單詞,單詞就容易記了。單詞記得住,能讀、能聽、能拼寫,學生就不會再怕英語了。只要教師引導得法,那么從初一開始,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興趣,就能為以后的英語教學拓寬道路。
2.過好詞匯關
部分學生像記電話號碼那樣死記硬背單詞,這就是他們很努力但學不好的原因。大部分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是有規律可遁的,因此,從開始學單詞起,就要注意單詞的讀音和拼法之間的關系,即拼讀規則。根據拼讀規則記單詞,不僅讓學生記住了拼法,而且記住了讀音。逐步掌握了拼讀規則后,學生能將單詞的音、形、音標三者融合在一起,學單詞就簡單多了。教師還要有目的、有步驟地復現以前的詞匯,防止學生前學后記。
3.優化語法教學
新教材的難點就在于詞匯量大,而且多數單詞過長,英語句式眾多,英語時態復雜,日常用語等密集,內容編排上跳躍性大,涉及的知識面太廣。在這種情況下,不把一些重點難點上的語法講清,勢必會讓學生無法理解教材,也就無法接受教材。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對話的訓練讓學生觀察、發現、歸納、總結,切忌為語法而語法,一味地深挖。否則,無法體現牛津英語的教學特點。
4.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基礎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標至關緊要。親其師,信其道。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就會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花大工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優秀。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就不愿學或不學。一名成功的教師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一個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不可批評他們,聽之任之,而是注意批評的方式:既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又要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和幫助。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教與學。
5.備課充分,事半功倍
“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也是一樣,不上無準備之課。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并且針對七年級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訓練認讀單詞的能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都作了詳細的安排,認真寫好教案。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歸納每課的知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