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過分析高校課余體育在終身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據終身體育的要求,提出高校課余體育改革的重點:提高對課余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加快體育場館建設,組建各種體育俱樂部,建立高水平運動隊,舉辦體育節。
關鍵詞: 終身體育 高校課余體育 教育改革
自上世紀60年代,法國人保羅·朗格良在國際成人教育促進委員會曼谷會議上提出終身教育的提案以來,終身教育這一理念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當今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潮。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促使人們從終生的角度對體育進行研究。終身體育的概念就此相應產生,并對學校體育產生深遠的影響。終身體育,概而言之,是指一個人終身接受體育教育和進行體育鍛煉,并成為人的一生中始終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然而,據調查,我國學生畢業離校后,大部分都不再進行經常性的身體鍛煉。由于勞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體力活動大量減少,現代文明的蔓延,導致人們身體亞健康狀態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以腦力勞動為主的人群中,表現得更為突出。這也反映了高校體育缺乏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與培養。隨著終身體育思想的逐步確立,高校體育的目標將立足于長遠效益的追求和探索。大學時期是一個人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接受體育教育的最佳時期,高校體育應充分利用這一時機,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增強學生體育能力,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使其終生受益。
一、高校課余體育在終身體育中的重要作用
1.課余體育有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終身體育意識是指人們對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理性認識和實踐期望。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主要依賴于有關體育知識的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情感體驗。課余體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活動空間廣闊,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學生活動高度自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學生容易對課余體育活動產生興趣,這有利于學生形成對體育活動的良好體驗。此外,課外體育活動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運用所學體育知識,施展體育才華的機會。通過課余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著獨到的作用。
2.課余體育有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興趣的培養。
終身體育興趣是指人們經過長期體育實踐所形成的終身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終身體育興趣的培養,依賴于對體育活動愉悅身心和取得成功與滿足的情感體驗,以及體育特長的形成。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形式、方法,富有吸引力,容易引起濃厚興趣,滿足愉悅身心的情感體驗。此外,學生體育特長的培養必須依靠課余體育(如體育訓練、體育比賽)得以實現。因此,課余體育活動對學生終身體育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3.課余體育有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培養。
終身體育習慣是人們經過長期體育實踐所形成的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特征。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依賴于終身體育意識和興趣的培養,以及堅持不懈的意志努力,并有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不習慣到習慣的逐步培養過程。終身體育習慣一旦形成,體育活動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相對于體育課而言,課余體育活動更具有自主、靈和、趣味性強等特點,學生更容易做到長期參加。長期參加體育活動本身就是終身體育行為,也是終身體育習慣的培養過程。
4.課余體育有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
終身體育能力是指人們根據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能夠獨立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與體育娛樂的能力。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依賴于體育與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也依賴于體育課程內容的不斷充實、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課余體育活動實際上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和運用體育與衛生保健知識的大課堂,在這個大課堂里有關知識得到運用、深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高。
二、高校課余體育實施終身體育的對策
1.提高對課余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加強課余體育的管理。
長期以來,由于對課余體育在終身體育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使得重體育課輕課余體育的現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為此,首先提高對課余體育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有計劃地宣傳、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課余體育在其終身體育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其次建立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領導機構。完善課余體育規章制度,選派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體育教師擔任課余體育活動的指導教師,并組織以體育教師為主,輔導員、學生干部為輔的課余體育活動管理隊伍,負責課余體育活動的日常管理。
2.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體育教師是課余體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素質將對實施終身體育產生最直接的影響。當前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素質整體不高,大多數體育教師除專業技能外,在人文知識、社科知識等方面也存在明顯缺陷,無法勝任以心理、生理、生物多維知識為基礎的終身體育的需要。為此,不斷完善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開展課余體育尤為重要。同時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師不同的專長,創新教學組織與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3.加快體育場館建設。
體育場館是實現終身體育的物質保證。近年來高校持續擴招,在校學生人數快速增長,但體育場館建設不足,影響到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為此,各高校應加大對體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快體育場館建設步伐,尤其是學生喜歡項目場館的建設,如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乒乓球館等。增設新興的、趣味性強的體育項目,延長體育場館開放時間,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提供良好的物質保證。
4.組建各種體育俱樂部。
體育俱樂部是實現終身體育最有效的組織形式。各高校應根據學生對體育的不同需要,建立形式多樣的體育俱樂部。這些俱樂部既包括以發展學生體育特長、提高運動成績為目的的競技性體育俱樂部,又有以健身、健美、娛樂為目的的大眾性體育俱樂部。每位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體育興趣、愛好與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俱樂部。同時,在不同體育俱樂部中,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體育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都能參加到課余體育活動中。
5.建立高水平運動隊。
建立高水平運動隊是實現終身體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各高校課余體育發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在抓好群體活動的基礎上,要加強學校運動隊的建設,特別是要加強那些學生喜歡又具有本校特色項目的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對外,高水平運動隊能拓展課余體育的活動空間,使原本封閉的校園向外延伸,形成課余體育的新局面。對內,高水平運動隊則是吸引學生的一塊磁鐵,是學生關注和評論的焦點,是推動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強大動力。因此,加強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余體育的關注與參與,對推動課余體育活動開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6.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節。
體育節是高校體育實現終身體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體育節是以全體學生為主體,以體育為中心,以全面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為目的,在每年的一個時段開展的教育活動。體育節既可以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體育征文﹑體育攝影等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又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如:迎面接力、健美操、跳繩、球類等比賽,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通過舉辦體育節,學生能不斷增強體育意識。體育不僅成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更是一種時尚﹑一種快樂﹑一種健康,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余體育活動中。
總之,高校課余體育是奠定學生終身體育基礎的重要手段,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課余體育的開展要以終身體育為主線,要體現出為終身體育服務的方向,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終身體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