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從小學升到中學,心智還沒有成熟,容易產生叛逆、焦躁等心理問題,因此初中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運作模式能夠直接關系到初中教育功能的發揮。本文對我國初中學校教學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新時期的策略與思考。
關鍵詞: 初中學校教學管理 管理模式 策略
教學管理是學校的基礎工作,也是開展一切教學工作的核心,可以說這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師運用的教學理念、管理方式和工作態度等,都能夠直接決定一個班級的管理效果。為了讓學生在中學時期培養出良好的素質,我們要有效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讓初中生能夠在身心發展時期得到正確的引導。本文對我國初中學校教學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面對新時期的策略與思考。
一、加強新課程學習,融入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
新課程對于教學的要求與傳統教學課程不同,要注重加強日常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認知世界進行深入了解,讓學生通過參與到學習中,讓他們留下深刻的感悟與體驗。所以我們可以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課堂,它不僅傳授學生各科知識,而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是學生們發揮創造力與發展個性的平臺。我們要構建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增長學習興趣與熱情,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而這是每個人在成長與生存中的必經之路。新課程要求學生不能“唯我獨尊”,而是要去關愛他人,與其他人去溝通交流,并且試著理解別人,學會尊重與包容。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敬老院、幼兒園等地方,讓他們去幫助別人,從而在獲益中感受到滿足與幸福。
二、發揚民主精神,培養核心。
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難以脫離寬松而自由的環境的,而我們不能固守著教師尊嚴,對學生們的熱情置之不理,而是要努力成為學生的大朋友。我經常會私下了解學生們喜愛的歌星、電視劇、電影、書籍等,然后自己深入了解與觀察,這樣就可以跟學生們有話題可聊,使學生們無形中消除對老師的警惕心理。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多去聽聽學生們的意見與建議,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們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的興趣,可使教學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魏書生老師曾說:“民主就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民主化程度越高,那么這座橋梁就越結實寬闊。”我們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調動所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管理事務中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建議,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與人格。
在每個班級中,班委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是老師的好幫手,學生們的好榜樣。我們要在班級中建設一支高效有力的班委隊伍,否則難以形成嚴謹的班風。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班級中的班干部并無能力,學生們欺負班長軟弱無能,班級紀律差,人心散漫。而有些班級的班干部就敢于起到帶頭作用,將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在班干部選舉過程中,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能主觀地任命,這樣會失去學生們的信任,對教學管理有著阻礙作用。教師要群體中培養班干部優秀的管理組織能力,幫助他們在思想、行動、方式等方面有正確的方向,成為后期的教師助手。
三、言傳身教,教師要起到典范作用。
雖然學生年齡還小,但是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教師不能對學生失信。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以我們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以身作則,讓學生們自主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四、家校聯系,形成合力。
江澤民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了學生在受到教育期間,離不開家庭、社會與學校,這三者相互關聯,有著密切的關系。孩子一出生就接觸自己的家長,可以說家庭是學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德育教育必須小時候就開始引導,所以家長在學生的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學校是具有能系統化教學職能的場所,教師要依靠家庭、學校與社會三者形成的合力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健康、穩定、有效落實。
五、結語。
我們在教學管理中運用多種方式的最終目的是將這些初中生從懵懂的少年培養成真正的人。我們需要正確看待教學管理,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情感,尤其是學生人格與個性方面。教師要堅持用愛心來愛護每個學生,并且不斷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用端正的品行來引導與帶動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義財.初中生學習心理問題與班級管理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6.
[2]魯偉明.城郊初級中學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查與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5,(1).
[3]袁川.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班級管理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7.
[4]陳謙.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及對策[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5]楊麗亞.試論心理效應在初中生非正式群體教育策略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