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班里有個學生,文科成績很好,理科學習很吃力,是典型的嚴重偏科的學生。每周的數學周測時間,還沒有開始考試,她老早就緊皺眉頭趴在桌上,仿佛末日馬上就要到來。一開始我沒有太在意,總覺得文科班的學生一大半是不大會喜歡數學的,直到有一天的數學周測前幾分鐘,她匆匆跑到我的辦公室,要請假回家。我問她怎么了?她說身體不舒服。我順口說了句:“我看你今天大半天都一直是活蹦亂跳的嘛,怎么突然又不舒服了?”她支支吾吾地,也說不出個什么來。我想這身體不舒服的背后肯定是有什么問題的。我笑著對她說:“到底怎么了?這可不是你平時的樣子??!”她沉默了一會,最后低聲地說了句:“我不想考數學!我怕又考砸了!我已經考砸了好幾次了!”原來是這樣。我跟她說:“也不至于怕數學怕成這樣吧!就當它是平時的作業就好了!”她看了我一眼,跟了句:“我一看到數學試卷我腦袋里面一片空白?!痹趺崔k呢?一會我要進教室監考,學生的考卷還在我手里呢,于是我只能稍微安慰她一下,同意讓她回家好好調整一下。
在去教室的路上,我在想:現在的學生怎么了?連平時的一個小小的測驗都會怕成那樣,那高考來了怎么辦?我又想起每次測驗前去教室,我都會看見部分學生沒精打采地趴在桌上,無奈地等著考試的到來,是不是現在的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一兩次考試的失利就完全把他們給打敗了?我得想個辦法給他們鼓鼓勁,加加油。成績不可能一下子上得去,但不能讓他們在薄弱學科面前對自己喪失信心,看不到希望。正好按照計劃要上一篇閱讀的文章,文章題目是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尋找幸福》),讓學生了解桑蘭的經歷,學習桑蘭不畏挫折、樂觀向上的精神。我想我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給學生上一堂主題班會課。
二
課上我利用課件播放了一段有關桑蘭的視頻和一組照片,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我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about Sang Lan will the interviewer ask since it is an interview from a TV program?(這篇電視采訪稿,你認為采訪者會問哪些有關桑蘭的問題?)我讓學生依據時間線索把有關桑蘭的情況找出來,并進行歸納。一方面讓學生對桑蘭的情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為之后要求學生對桑蘭有關精神的概括做好鋪墊,此外我也一直在觀察學生的反應。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個環節,要求學生根據以上歸納的桑蘭的情況,對桑蘭的精神進行歸納和總結:What kind of spirits do you think Sang Lan has?(你認為桑蘭具有什么樣的精神?)學生非常積極地舉手發言:Opti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