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工作難度相對較大,一方面是因為初中生進入了青春期,性格與思想更加叛逆,另一方面是與當前生活環境的復雜性有關。班主任應當轉變理念,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與教育工作的主角,通過優化模式方法的途徑,讓班級管理工作更加優質高效,增強對學生的教育與引領效果。
一、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明確學生才是整個管理活動的主體,應當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發揮出來,讓學生充分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之中。
1.讓學生自己選擇班級干部。班級干部在整個班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響班級工作效果。有的教師習慣于按照主觀認識直接明確班級干部,這樣班級干部并不一定能夠得到全班同學的擁護,筆者在管理中,摒棄了這一陳舊模式,而是讓學生自主選擇,通過賽場賽馬的方式,產生班級干部。筆者要求所有的班級干部都必須通過公開競聘的方式產生,公開相關的崗位設置要求,讓學生自己報名參加競選,每一位競選的對象都要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公開演講,然后進行集體投票,得票多者勝出,一次性產生所有崗位的班級干部。通過這樣的方式,那些受到學生擁護、能力強、素質高的學生安排到了各個崗位上,既尊重了學生的總體意愿,又增強了整個班集體的凝聚力。
2.讓學生自己確定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在整個班級管理中具有導向性作用,對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起著規范、約束和指導的作用,因此,管理制度的科學程度也是工作成效的重要影響因素。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將全體學生的智慧集中起來,引導大家對以往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和觀點,對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通過全體學生都參與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全體學生討論結束之后,班委會整理形成初步意見,在全班大會上投票表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擁護才能通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班級管理制度的了解,而且起到了完善與改進的作用。
3.讓學生自己參與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許多學生認為有些事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事情,與自己無關,成為了局外人,這就導致管理和被管理成為了一組矛盾。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將所有學生都吸納到班級管理之中,每一個崗位的檢查監督都配有一名學生代表,采取班干部和學生代表一加一的方式,增強民主監督的效果。
二、融入情感,以師生溝通交流促進各項工作開展。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溝通的藝術,交流的藝術,也是一項情感的藝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要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增進了解,掌握信息。只有在平等、民主溝通的基礎上,才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班級管理工作奠定情感基礎。
1.交流學習體會。班主任不僅要關注自己所任教學科,而且要關注學生所有學科的學習情況,將其與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筆者在班級建立了溝通交流機制,要求每一個學習小組的組長和成員進行正常溝通,了解學生在各門學科學習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等,在此基礎上,每一學科的科代表和各組組長進行交流,獲取對本學科教學相關的建議和意見,向任教教師進行匯報,讓教師掌握班級每一名學生在本學科學習活動中的思想狀態、障礙因素和意見建議等。
2.溝通管理工作。班級管理離不開全體學生的支持與參與,學生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以及受教育的過程中,一些信息應當得到有效的溝通,通過一定的程序進行反饋。筆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定期和學生開展交流,采取按學號交流和隨機抽取的方式,以及學生主動要求交流的方式開展溝通,每周交流時間不少于兩小時,溝通學生不少于十名,與學生交流整個班級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及時獲取班級各種信息,有針對性做好下一階段工作。
3.疏導心理問題。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懵懂無知,容易走入心理的沼澤區,早戀問題、崇尚暴力問題、性格叛逆問題,都成為了學生成長中的攔路虎。班主任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在和諧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問題的疏通。筆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從不避諱客觀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公布了電子郵箱,學生可以隨意注冊,匿名向筆者發送電子郵件,述說自己的心理困惑,尤其是暗戀、早戀等方面的問題,筆者承諾,對于所有求助的問題,第一時間解答,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幫助學生解開心里的疙瘩,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三、拓展空間,讓學生在活動開展中受到深刻教育。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選好載體,落實好抓手,發揮各種活動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1.結合學科教學安排開展活動。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與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將其與學科教學割裂開來,而應當積極關注學科教學,互促互進,共同提高。例如,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每月確定一個競賽日,這樣的競賽是綜合性的競賽,有背誦方面的,有卷面考核方面的,也有動手操作方面的,以及學生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的,既是學生娛樂放松的過程,更是各學科知識回顧、能力提高的一個過程。
2.結合班級工作實際開展活動。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細心觀察、善于發現、深入學生中出現的各種狀況,借助于活動形式強化教育。例如,筆者發現在學生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浪費現象,對此,筆者在班級專門開展了“勤儉節約是美德”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學生針對校內出現的浪費行為進行觀察,在班級開展交流討論活動。學生們通過深入的觀察分析,對浪費現象的觸目驚心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通過討論活動提高了思想認識,崇尚勤儉節約,成效較為明顯。
3.結合學生身心特點開展活動。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應當得到班主任的關注,所有的教育活動都必須圍繞學生的健康成長目標開展,比如,在針對青春期早戀問題上,筆者專門開展了“我們大家都是兄弟姊妹”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從珍惜當前寶貴學習時間、克服青春期的躁動、科學妥善處理異性關系、構建和諧的同學友誼等四個方面入手,讓學生擺脫心理負擔,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面對差異性較大的教育對象,教師更要注重理念創新,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教育方式的創新、教育資源的創新等,為學生創造和諧的成長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