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是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
“十五”以來,瑞金市扶貧和移民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整村推進、產業扶貧、社會扶貧、科技扶貧、搬遷扶貧為重點,不斷完善創新扶貧和移民工作機制,經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艱苦奮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貧困人口不斷減少,收入逐年增加。全市貧困人口由2001年的11.2萬人減至2010年的9.6萬人,下降14.28%。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由2001年的488元增加到2010年的2451元,增加1963元。
貧困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累計向62個扶貧開發重點村投入財政資金4473.74萬元,實施交通、水利、學校等基礎設施項目286個,新建公路68條283.25公里、橋梁12座;新修水渠61條44188米,增加和恢復灌溉面積2.618萬畝;解決了1684戶農戶的飲水困難;改造貧困村小學危房0.89萬平方米。
扶貧產業初具規模。扶貧重點村群眾發展以臍橙、煙葉、西甜瓜、商品蔬菜、生豬為主的種養主導產業項目8個,新植臍橙9000畝,煙葉15000畝,毛竹林改造40000畝,油茶林11000畝。扶持紅都水產公司、武夷源貢茶有限公司、葉坪養雞場等企業分別發展成為國家級、省級、贛州市級扶貧龍頭企業。
貧困群眾科技素質明顯提高。累計舉辦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和崗前技能培訓班2100期,培訓26萬人次。其中,培訓貧困戶4.12萬人次,通過培訓90%以上的受訓人員掌握了1-2項實用技術,10%的參訓人員已成為當地致富的帶頭人。
搬遷扶貧扎實有效。累計投入移民資金2453萬元,落實移民計劃876戶4300人,建起移民集中安置點30個,建設住房86棟91980平方米,已有713戶3508人搬入新居,163戶792的新居在施工建設中。
社會扶貧成果斐然。全市31名縣處級領導干部、683名科級干部、56個市直單位、26家民營企業參與了貧困戶結對幫扶活動,共幫扶貧困戶2480戶10476人,落實幫扶項目2610個,資金1230萬元,贈送科技書籍5000余冊,提供致富信息1350條。爭取全國各級各界為瑞金捐資4300萬元,建成長征小學98所。
責任編輯: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