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一項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公共文化工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而遠程教育工程是現代農村黨員干部理論學習和中小學教育相結合的一項現代工程。兩項工程對我國的教育、文化以及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這里我們一起來淺析兩者之間的異同點及存在的問題等。
關鍵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遠程教育;資源;整合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制定的一項全國性的文化工程。遠程教育是由國家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實施的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促進教育均等,培養一代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惠民工程。兩者對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既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功能,但又各有獨自的特點,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現代化的文化創新工程。
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的相同點
1.使用硬件相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都是一項以現代高新技術為手段,將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和整合,利用覆蓋衛星、互聯網相結合的管理和服務體系,超越了時空和地理條件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在全國范圍內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建設標志性創新工程。
2.主要技術參數相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都是接收亞太6號衛星的資源,具體如下:
天線調整參數
衛星接收卡設置參數
3.兩者同屬公益性事業。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遠程教育者是公益工程,是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它們的公益性指的是,它的網上閱讀和下載是免費的,這一點不同于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網站;在它的電子閱讀室等場所查閱資料、開展活動是免費的,這一點不同于社會上以贏利為目的的網吧。
4.兩者都具有黨的方針、政策及農民致富模塊。文化信息共享與遠程教育都具備宣傳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及農民致富模塊,能讓廣大群眾及時了解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及時學習、領會黨中央的相關文件精神。同時無論是黨員還是農民,都能學習到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等,為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的不同點
1.專業性不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專業是文化,它的內容是文化,特色是文化,目的在于繁榮發展文化。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革命文化、現代文化、地域文化資源是共享工程取之不竭的源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內容模塊主要以影視文化、戲曲天地、有聲讀物、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文化資源為載體傳播。
2.渠道結構不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省、市、縣三級支中心為主導,以鄉鎮文化中心、村級點為的基地服務于廣大群眾的基本模式。遠程教育以省、市、縣三級電教中心為主導,以各中小學為基地服務于廣大群眾的一個拓樸模式。
3.時間局限不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村級點基地,村民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訪問、閱讀、觀看。遠程教育受學校時間的限制,學生上課期間群眾去訪問會影響學生正常上課,而學校放學后關門,限制了群眾的閱讀訪問。
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數字資源建設缺乏統籌規劃,存在著重復建設的現象。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遠程教育都把數字資源建設作為工程實施的重點,各自都在建立自己的數字資源。雖然各自的資源建設重點不同,但由于沒有統籌規劃,有許多數字資源仍然是重復的,打開各級各自的網站和鏡像站,相同或者似曾相識的數字資源隨處可見。
2.受人才資源的限制,工程的效益發揮不夠理想。文化信息共享與遠程教育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或者衛星傳輸、有線電視網絡傳輸為手段的高新技術來實現資源共享的。但是,在農村,特別是我們中西部貧困地區,計算機人才十分缺乏,甚至有的鄉村干部對計算機的認識還停留在表象階段,有很多邊遠的村級點或遠教點,幾乎沒有人懂得計算機的一般操作程序,由于人才匱乏,一些偏遠山區的鄉村因操作不當,造成設備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需要花去2天時間到縣城維修,有的因經費困難干脆不去維修,形成設備閑置。
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社會的發展及群眾日益增加的文化需要來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傾向扎實做好基礎設施與網絡資源的整合、數字資源的整合、基層人才資源的整合,構建“遠教搭臺、部門唱戲、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工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多贏,推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工程健康協調發展。使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遠程教育工程成為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文化發展和建設以及共享的一系列系統的發展過程中,作為隱性的,有形和無形相互轉化的文化這一現象和資源來說,未來的趨勢發展必將是其作為獨有的,區別于其他經濟現象或形式的一種軟性資源得到越來越科學,越來越有效的開發、配置以及整合,由此,成為地方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成為本地區社會發展的標志性的主要推動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