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中,應用任務教學法對課程內容基于工作任務重新組織,以及任務教學法的實施和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改革;任務教學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高職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液壓與氣動系統基礎知識;學會分析、設計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能夠安裝、調試和維護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能力。
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學大綱》為基準,以教材為基礎,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型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從基礎理論、元件、基本回路再到綜合實例,這種打好基礎再到應用的過程,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從而沒有學習動力。因此,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中,我以工作任務方式重新組織識課程內容,采用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任務教學法的函義
任務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一種,是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來訓練專業技能和并構建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法,“基于工作任務”是這種教學法的核心思想。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從而達到培養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二、任務教學法的實施
1.工作任務的組建。實施任務教學法首先要依據教學目標及課程內容,把各個識點全合理歸類,構建多個適合實施的工作任務。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用一個個特定的任務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同時不打破知識完整性和系統性.以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工作任務之間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在教學的初期用一些較為簡單的任務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到后期用一些較為復雜和綜合的任務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下面列舉的是我在教學中組織設計的部分工作任務
組織工作任務時要注意兩個方面:(1)課程內容必須與工作任務密切聯系,從課程中應能找到這些知識與工作任務的清晰聯系;(2)必須形成學生的任務意識,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知識結構,把知識和任務整合起來。
2.工作任務的布置。讓學生明確任務目標,教師首先給學生講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的內容、目標以及完成的時間,并通過對工作任務的提示、演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知識準備。教師把與本次任務相關聯的知識點列表出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把本次任務所有方案可以使用到的元件名稱列出,讓學生先通過課本去了解這些元件的功能、結構和工作原理,再把自已要用的元件從元件庫中領出來,結合實物再進一步認識元件。
4.實物連接完成任務。學生根據自已小組的方案進行實物連接和檢測。有條件的可先在電腦上仿真模擬連接并調試,這樣在實物連接時就熟悉多了,不容易出錯。
教師到現場巡視和指導,并提示學生注意安全規范的應用。連接過程中要求有必要的調試數據記錄,連接安裝完畢后,應該在指導教師的現場指導下完成試驗。
這一階段是課本知識與實踐結合的關鍵階段,可能會出現許多錯誤,并且每個小組能力和進度都有所不同,教師要耐心和正確引導,學生會在反復的糾正中鞏固相關專業知識。
5.任務總結與評價。各小組在完成各自的任務后,要深入觀察、對比其他小組的方案,做一個本次任務的總結。教師也要對各個小組的方案進行一個全面的講評和對比,著重強調本次任務和各知識點的聯系,注意是否達到預期的任務教學目標。如在“工作臺單一速度調節控制任務”中,可以通過對比使用節流閥、調速閥和變量泵調速方案的差異,從面了解各種調速方案的特性。
三、任務教學法的效果
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基礎較薄弱、學習主動性和習慣性較差的問題,但其思維敏捷、喜歡動手和操作。在液壓課程在采用任務教學法教學,學生每完成一個工作任務,都會有一種成就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加;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新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培養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中采用任務教學法取得的效果是明顯的。為了更好地運用任務教學法教學,還需要多方面改革才能促進選進職業教學模式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宏友.液壓與與氣動技術[M].大連理工大學版社, 2010.
[2]王才峰,寧宗奇.高職氣壓與液壓傳動課程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0(12).
(作者簡介:容隸瑩(1973-),男,廣西宜州市人,講師,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機械創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