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名基礎課教師,深知數學對學生后繼課程學習的重要性。本文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針對高職院校各專業學生的實際,就目前在高等數學教育中,出現了質量下滑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需具備的前提和幾種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教學能力;學生能力;教育思想
高校逐年擴招,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高等教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喜人情景。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甚為關鍵的一環。高職人才的培養需以“應用為主”,與普通高校“重學術”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有區別的。因此,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也應該與普通高校的高等數學教學有所不同。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理工類和經管類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近幾年的高等數學教學實踐中, 發現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進行探討,并找到解決的的辦法。高等數學教學要不斷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學生情況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要針對高等數學教學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以提高高等數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一、高等數學教學面臨的幾個問題
1.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應重視歸納、分析、應用,弱化演繹、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社會對大學生的數學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分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忽視物理意義.即重理論,輕實際應用.學生在學完了高等數學后卻常常不能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在實踐中分析和解決具體的問題。
2. 職業教育形成時間較短,教材上仍然處于完善階段,教師的觀念意識沒有轉變過來。高職教育對老師的授課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授課教師的講課要生動、有趣、嚴謹和系統化,而且要求這門課應該具有較強的應用性或實用性.特別是實用,經常碰到學生所提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現在學高等數學有什么用。教師一直沿用過去的授課方式,自己在課堂上講得盡情,學生卻聽得無精打采,教學效果很差。數學教材為了理論的嚴謹性,編入了一些與實踐不相連接的內容,從而使部份學生厭學。如極限的定義等,對這些內容教學時可不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只需直觀理解即可。
3. 近幾年的連續擴招,生源質量有所下降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個別學生高等數學成績不理想。高職院校學生以高考低分低素質學生為主。數學基礎普遍比較差,而教學時數在增加實訓的的前提下變少。
二、改變現狀的應對策略
針對在教學中出現的這幾項問題筆者提出以下解決辦法。
1、加大數學課程改革的力度。數學改革的核心是數學內容的改革。有針對性地編寫適用教材。同時,加強課后輔導和練習,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大力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改變數學給人的印象不直觀、趣味性不強的客觀事實。極開展計算機輔助教育,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聲音、動畫、音響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變得更加直觀生動。
2. 提高教師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教師原有的教學方法已不完全適應目前的職業教育。為此,應加強教師思想、業務素質的培養,定期舉辦講課、說課的觀摩評比活動,選派優秀的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只有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才會有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對學生建模思想的培養,指導學生總結數學模型并加以分析和研究,然后用于解決同類型的實際難題。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應用能力。
3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整頓教學秩序。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制定出詳細和嚴格的規章制度,并按照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對于違反規定且屢教不改的學生要嚴格處理,決不姑息。這樣才會有一個好的教學環境,才有可能提高教學質量。典型例題的選擇高等數學的定理抽象,很多情況下沒有具體生動的案例,學生很難理解,教師應選擇與定理環境相稱的典型例題加深學生對定理的理解。同時有選擇性的在課后習題中選擇,使得學生能夠上手,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4.典型例題的選擇 ,作業的評講。課后習題中 應選擇與定理環境相稱的典型例題加深學生對定理的理解。作業是學生學習質量的檢測,也是師生交流的平臺。教師通過評改學生的作業把握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的情況,找出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同時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出了解,從而在下次課堂教學中糾錯和加強薄弱環節的學習。老師通過認真的批改作業,對每個學生的作業給出細致的評語,學生就感到了老師對其學習的重視性,自然就變成了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動力。
5. 對學生要多加關愛,要有愛心。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愛。盡管我們的學生成績不太好,但作為成長中的個體,遠離家鄉和父母,需要關愛。古語云:“師者,猶父母也。”以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去教育學生、愛護學生,為其排憂解難,做其良師益友。與學生以心交心,以情換情。以老師的個人修養與道德規范去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作為數學教師,除了作為傳授知識的角色之外,也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還應從各方面去培養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去鉆研、去求知。同時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做好引導人的角色,做好教學相長,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張兵兵,張家口教育學院;張 娜,總參通信訓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