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和學生、教和學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基本的關系,也是最重要的一種關系。當前的教學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改善師生的教學關系,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學生獨立性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教學關系;獨立性
王策三在《教學論稿》中提到,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活動。那么,教和學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傳統的教學關系中,以教為中心,學跟隨教;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所以,在這樣的一種關系中,教師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教的意識,最終導致了對學的控制。但是,學生獨立性的培養,是指很多東西要靠學生獨立學習的。如果我們一直以教為主,教師教多少,學生就學多少,這樣的教學關系,可以說是完全把學生定位在依賴性上。從而無視、低估了學生的獨立性和獨立學習能力,限制了學生的獨立要求,最后致使學生的獨立性不斷喪失。因此,我們要認識到,教學是不斷從依賴走向獨立的。
一、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性的理論基礎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和人之間的智力是存在差異的,包括類型和發展水平上的差異等。即便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的智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教育不能一刀切,應當幫助學生揚長補短,充分挖掘個人的潛力。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是智力獲得了發展,個性也在不斷形成。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的人格差異,因人施教;根據不同的人格特質,因勢利導。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在說明教學和發展的關系時,他認為兒童的教學就是人為的發展。他提出“最近發展區”的思想,指出教學必須要考慮學生已經達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學生的前面。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是教學活動因人施教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此外,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的提高,也適應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有利于學生的更高的發展要求。
二、關于學生獨立性的解析
關于學生獨立性的培養,本文主要是指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包含學生獨立生活等其他獨立能力的論述。因此,我們要明確獨立學習的含義、特點等內容。獨立學習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獨自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不借助他人的幫助,憑借自己擁有的經驗、能力、知識等,努力學習新的知識。
首先,自主性是獨立學習的第一個特征。自主性是指學生對學習什么、如何學習、學習結果預期等問題有自覺的反應和意識。它突出表現在學生針對學習的自我計劃、自我改變、自我指導和自我強化上。此外,在學習活動之中,還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和行為進行觀察和調整。自主性的強弱對某項學習任務的完成的好壞,以及學習效率的高低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單獨性是獨立學習的第二個特征。單獨性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必須只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學習任務。要求學習者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和能力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經過自己單獨的思考,使自己能夠最大程度地單獨完成學習。單獨性是衡量學習者單獨學習的能力與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是獨立學習的重要標志之一。
三、教師如何教,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教學關系不是一種靜態的、固定的關系,而是動態的、變化的。新課標中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一說法其實并不夠準確,事實上,教和學的關系是變化的、動態的。這里的變化是說,教學過程是“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將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發生著由小到大的變化,與此同時教師的作用發生了相反的變化,在量上由大到小,最終學生能夠完全獨立,教師的作用也就達到了。這種過程可以這樣描述:教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來閱讀教材、理解和分析教材、評價教材,并把這種能力和素養不斷地轉化給學生,學生最終可以獨自看教材,能閱讀和思考了,也就不需要教師來教了,學生也就走向獨立了。這便是教和學的最本質的關系。
我國著名的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他根據教和學是一種動態的、變動的觀點,把教學分為幾個階段。階段的劃分既可以從大的方面來進行,也可以從小的方面進行。大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小的過程也可以理解為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甚至更小的學習過程。不管如何劃分,都得經過這樣五個階段,包括:完全依靠教師階段、基本依靠教師、相對獨立階段、基本獨立階段和完全獨立階段。
四、學生如何學,提高自身的獨立性
在我們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習任務不需要和他人合作,只要自己獨自努力就可以完成,這時就應獨立學習。在學生獨立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能夠自主選擇、自主提問、自主思考、自主領悟,如果可以經過個人的思考領悟知識和既能,就該只依靠個人的能力解決,盡量不借助外力。這已經不僅僅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問題,更是有關一個人的精神品質的培養。
五、結語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在于,建立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培養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性,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從當前的教學實際來看,教學方法和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制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鼓勵獨立學習,發揮他們的獨立性。教學是否促進學生發展,就體現在能否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上。
(作者簡介:張小敏,女,江蘇揚州人,贛南師范學院2010級學科教學(語文),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