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責任事故罪是安全生產領域最常見的犯罪之一,特別是近年來,重大責任事故犯罪呈多發、高發態勢。對該罪的立法雖已取得重大進展,但至今仍存在缺陷,犯罪主體、刑種設置還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再次完善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立法構想,應考慮把單位列為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犯罪主體,刑種設置上增加罰金刑 。
關鍵詞:重大責任事故罪;單位犯罪;立法完善
一、國外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立法情況
1、俄羅斯刑法典。俄羅斯刑法典中第143條違反勞動保護規則罪和第216條違反采礦、建筑或者其它工程安全規則罪與我國重大責任事故罪的規定較為類似。俄刑法典中兩罪違反的分別是“安全技術條例或勞動保護規則”和“采礦、建筑或者其它工程的安全規則”,損害的是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兩罪的刑罰設置,除自由刑外,還規定了罰金刑和資格刑,值得我國立法借鑒,但自由刑規定的處罰幅度偏低,與世界各國刑法加重處罰業務過失類犯罪的原則相悖。
2、日本刑法典。日本刑法典中第117條業務上的失火罪、業務上的爆炸罪和第211條業務上的過失致死罪,與我國的重大責任事故罪解決類似的問題。業務是指本人基于社會生活上的地位反復繼續實行的行為,且這種行為必須對他人的身體生命等有施加危害之憂慮。日本刑法典對業務類過失犯罪,刑罰規定了罰金、自由刑,但沒有規定資格刑,比單純的過失犯罪處罰要重。如第116條失火罪單處罰金,而第117條業務上的失火罪除罰金刑外還有剝奪自由的刑罰。加重刑罰的理由:從事一定危險業務的人比普通人負有更高的注意義務,從其知識、經驗來看更容易預見、規避結果的發生。
3、西班牙刑法典。西班牙刑法典第142條第三項,業務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業務過失造成他人死亡的剝奪其擔任公職、從事職業及擔當任務3年至6年的權利,第267條毀壞財物罪規定:因嚴重過失造成損害,價值超過1000萬比塞塔的,視其重要性處3個月至9個月罰金。西班牙刑法典也沒有類似我國重大責任事故罪的規定,是通過幾個罪名來解決重大責任事故所產生的犯罪問題,對業務過失類犯罪規定了資格刑。
綜合上述國家刑法典的規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業務過失類犯罪通常適用剝奪自由、罰金和資格刑,在處罰業務過失類犯罪時通常規定比一般過失犯罪較重的刑罰;在不涉及人身傷亡時一般只適用罰金刑。
二、關于對現行重大責任事故罪立法表述的修正
由于在現行重大責任事故罪中立法表述的不縝密,《刑法修正案(六)》對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立法雖然取消了“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者其它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的主體身份的限制,但又增設本罪必須發生“在生產、作業中”的限制,這就必然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對一些既不屬于“生產、作業中”又不屬于“大型群眾性活動”的違反安全管理規定,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犯罪行為無法定罪處理的法律漏洞。為了彌補這一法律漏洞,應該把“在生產、作業中”修改為“在生產、經營中”。因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經營”是籌劃并管理(企業等) ,因此是可以涵蓋商場、物業管理、電影院、網吧和其它游樂場所這些第三產業活動的。這一修改并不應該僅僅視為是簡單的文字游戲,而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在立法中,每一個詞語或術語的使用都應該是明確的,這種強調不應該被視為過分追求形式主義,因為恰恰通過對于術語的嚴格界定和準確使用,事物之間的細微區別才能凸顯出來,而這些細微之處則往往還原了事物的本質。
三、重大責任事故罪的防范
完善立法,用法律的形式建立一種對生命安全的零容忍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目前,我國有關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規已制定了不少,但是只散見于各相關法律之中,并沒有形成一股合力、形成一股協調一致、切實有效地管理體系,其中最為明顯的例證,就是對于安全事故相關責任人員查處不力的一些規定,很不利于公共安全的管理和責任的有效落實。而追尋重大責任事故發生的深層原因,則會發現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原則負面效應的惡果。例如,片面追求高額利潤,為了賺錢不顧一切的價值觀。其具體表現:作為廠礦、企業由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因而對于職工的生命安全很少考慮或者考慮不多。作為職工,雖然會珍視自身的生命,但在經濟利益誘惑下,則可能以冒險和僥幸的心態去獲取經濟利益。作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國家,理應將保護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因此,制定了“安全第一”的方針,并進而制定了法律條文明文規定保護人民,而在事故發生之時,國家總是從維護人民利益出發。但是,作為政府也需要發展經濟,以滿足最大多數人民利益的需求。因而一個國家如果把公共安全作為主要價值取向,則可能會損失其他方面,比如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等等。如何處理好這些矛盾沖突,就需要我們在重大安全事故微觀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宏觀反思。血的教訓,迫使政府必須打破當前我國存在的不同利益主體之間明顯沖突的格局,要求政府應該從以發展經濟作為追求轉變到以提供公共安全服務和促進公共安全作為追求的目標。為了有效的遏制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減少由于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一個不可或缺的對策就是要完善立法,建立預防重大責任事故的體系,使公共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周光權.刑法諸問題的新表述[M].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
[2]史丹如.聚焦重大責任事故型犯罪之修正[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7(5).
[3]劉守芬,申柳華.重大責任事故罪罪過形式研究[J].法學論壇.2005(10).
(作者簡介:李震宇(1988.07-),男,陜西西安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院,2010級訴訟法專業,刑事訴訟法方向,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