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高專教育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圍繞此項工作,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載體,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契機,黨政齊抓共管,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注重領導班子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文明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工作作風建設,落實完善規章制度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努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教學科研、學生管理、校園建設、招生就業、后勤服務、安全保衛等工作有新起色、新突破、新發展。
關鍵詞:高職高專;精神文明建設
在高職高專教育中貫徹精神文明建設,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將文明創建列入黨委年度工作計劃,制定配套實施方案,部署周密,措施得力,不斷創新文明創建思路,以建設“安全校園、和諧校園、美麗校園”為目標,提高師生員工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健全責任制度和考核監督機制,在創建活動中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有總結,進一步增強學校的美化、綠化、亮化、文化化建設,使校風校貌得到改善,促進學校精神文明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全面推進高職高專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注重領導班子建設,要構建一支好的領導班子隊伍,做到廉潔永不逾規
領導班子隊伍建設是關鍵,有好的方向盤,才能沿正確的方向跑得快。加強領導班子隊伍建設,能夠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政治堅定,團結協調,分工合作。班子隊伍要通過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等形式,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在會上多協調,不在背后爭執;多換位思考,不本位在上;多調查了解,不背后猜疑;多理解,不指責;多攬過,不爭功;戰斗力旺,凝聚力強。同時,堅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實行廉政建設分級目標責任制;建立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營造拒腐防變的和諧環境,使班子成員務實清廉、公平正氣、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成為一支健康和諧的領導隊伍。
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做到學習永不滿足
高職高專院校在教育中要切實重視師生思想政治工作,豐富師生理論學習的內容,對廣大師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導,要以提高師生的理論素養、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為目標,以理想信念教育、“三觀”教育、“養成教育”、愛國愛校教育和師風師德教育為重點,采取學習輔導報告、舉辦培訓班、討論研討等多種學習形式,制定學習計劃,做到學習有組織、有總結,定期深入師生之中進行思想調查,“親知、真知、深知”師生的所想、所盼、所憂、所樂,組織廣大師生觀看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紀念片、愛國人物事跡等,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全體教職工“愛校、愛生、愛崗、敬業、奉獻”的自覺性,培養廣大師生的愛國熱情和集體主義觀念,增強改革創新、全面協調發展觀,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追求,成為鼓動廣大師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在校園的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化上下功夫,做到創新永不止步
高職高專院校的全體師生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創建學院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為目標,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1)在校園綠化上。要重視校園環境衛生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比如:安排一定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廣大師生打掃衛生制度,堅持對整個校園增植花草樹木、修整花園草坪。
(2)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以塑造校園文化為核心,通過征文、歌詠、演講、書畫攝影大賽及文藝匯演等形式,結合重大活動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紀念和慶祝活動。
(3)在校園美化上。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強各項基建工程的建設,采取經費支持、完善管理制度等多種措施,以建設“安全校園、和諧校園、美麗校園”為目標,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4)切實抓好平安校園建設。始終貫徹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不斷凈化優化校園周邊育人環境,建立安全穩定的內部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認真做好校園穩定工作,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
(5)重視作風建設,要密切聯系群眾,做到工作永不懈怠。在高職高專教育中一切圍繞人才的培養為目標,牢固樹立服務的理念,服務好教學、服務好學生的成長成才,做到主動服務,超前化服務。
四、完善各項制度,要不斷加強科學管理,做到制度永不落后
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各級各類規章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力求制度科學合理,程序嚴謹規范,以此來保證教學、科研、管理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總之,高職高專教育中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可以促進學校各方面事業的發展。應該看到,高職高專教育崛起,正當揚帆破浪;高職高專教育發展,更須策馬揚鞭,各高職院校要結合實際,以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風、學風和工作作風建設為重點,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希望通過精神文明建設這朵奇葩,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高海生.秘書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新杰.領導科學[M].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出版,2005.
(作者簡介:范新景(1979-),河南省新鄉人,河南科技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