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在近些年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應把高職院校作為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改革。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全國已有1200余所高職院校,在校生一千余萬。高等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方面具有獨有的特點,這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先天條件。因此,應把高職院校作為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加強對學生的創新觀念、創業意識、創業技能的培養,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改革。
一、素質教育中創新創業的概述
創新(innovation)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A Schumpeter)首次提出了創新是一個過程的概念。是指力求將科學、技術、教育等與經濟融匯起來,即創新表現為不同參與者和機構(包括企業、政府等)之間交互作用的網絡。創新行為因為可以表現在技術、體制或知識等不同層面。
創業的定義,結合我國國情,將創業定義為是指通過尋找和把握機會,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或服務,并通過市場創建成企業或產業,從而實現企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過程。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相互關系:
1、目標取向一致。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所培養的人才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才能符合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規格。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有效的培養未來人才的創業能力,是順應時代要求和世界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創業能力的強弱,反映了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強弱,因而,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是高度一致的。
2、內容本質想通。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82228cb224c889b763525c10dc21350ebc9460ae314e7947b272ceca35a05fb2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大學生創新精神可以理解為個體從事創新活動所需的基本心理狀態,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和創新品質四個方面。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積極采取措施鼓勵自主創業。創新是創業的基礎,而創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過其培養的人才在未來的創業實踐中來檢驗。二者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是密不可分的辯證統一體。
3、功能作用相同。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院校圍繞創業實踐,通過多種途徑,使創新教育有機地融入到創業教育當中,形成具有獨特功能,兩者密不可分的教育體系,這種體系可以達到開發和提高大學生創新素質和創業素質,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目的。創新能力是創業能力的內在本質和支撐,而創業能力是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和實踐。
二、創新創業教育實施中的主要途徑
1、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廣泛宣傳,培育校園創業文化。利用學校校報、廣博、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開設專欄,使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深入人心。通過重點收集歷屆畢業校友中的創新創業典型事跡,為學生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活動,設立創新思維論壇。開展“創新創業方案設計大獎賽”活動。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使學生能對自己的事業正確定位,情形認識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任務和發展方向。
2、大學生科技創業園。大學生專業創業園主要吸收和支持與專業有關的創業項目,嚴格創業項目的專業含義,以引導學生開創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創業實體。大學生商業創業街。為了鼓勵創業類別的多樣性,學院可在專業創業園的基礎上建立商貿創業一條街,允許科技和專業以外的創業項目與團隊通過一定程度遴選進入,學校給予一定的指導和資金,政策扶持。
三、建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
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先導。
1、創新創業教育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從時間上看,教育跨度長,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若干年的由淺入深的教學與實踐。在教學形式上也不能是單方面的教育,而需要由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形式多樣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組織和實施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
2、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質量的重要支撐。高校要根據專業特色,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見習基地、創業實習基地、創業團隊實踐地基,創業崗位基地及創業園等。學院要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使大學生創業園健康、良好的發展。
3、加強理論研究,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理論基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工作。組織編寫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案例集。定期組織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調研活動,總結交流創新創業教育經驗,推廣創新創業教育優秀成果。逐步探索建立適合我們學院的創新創業理論體系,形成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思路,指導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才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2]張良東.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今日南國,2009(7).
[3]宋建軍,吳鳳彬.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1(3).
(作者簡介:劉 博(1984-),女,陜西西安人,助教,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