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訓練學等理論為基礎,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及歸納法為具體研究方法,對400米運動員的放松跑技術進行了系統和多角度的研究,并闡述了400放松跑技術的機制,分析了放松跑技術對提高400米跑成績的作用,以及對400米放松技術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400米;放松跑;技術;概念
一、前言
相對國外在短跑放松領域的研究,不論是從機理機制,還是對短跑放松的訓練的重視程度上,我們都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國有關于短跑放松跑技術的研究和100米放松跑技術的研究報道都有涉及,可有關于結合400米運動專項的研究報道很少,為了提高400米跑的成績,本人在此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為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一些依據和參考。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國外優秀短跑運動員以及參加全國田徑大獎賽的優秀短跑運動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專家訪談法
3.歸納法
三、分析與討論
(一) 400米放松機制
400米運動從其生理學角度來講,主要是靠肌肉系統的快速收縮力量和大腦皮層中樞神經系統的高度興奮與抑制相互轉換的靈活性。在運動時,肌肉力量主要來源于完成動作時各肌肉群收縮的合力。而各肌肉群之間收縮作功時的協調關系好壞是影響肌力的主要因素,肌肉的收縮速度快,所產生的合力也就大,相應動作速度也就快,而只有肌肉用力與放松迅速有節奏地交換協調一致,即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高度協調時,才能獲得較快的肌肉收縮速度,即動作速率。因此,400米跑中快速放松跑能力,對準確協調地完成動作、提高肌肉組織協同工作能力、效率,盡量少的減速,更好地保持高速,提高運動成績都有積極、重要的作用。
(二) 400米放松跑的作用
1.肌肉放松能增強肌肉收縮力量,增加運動幅度和步長。跑的動力來源是肌肉工作前所產生的力, 而肌肉工作效果主要取決于以下六個因素: 肌肉中肌纖維的數量;單個肌纖維的收縮力量;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主動肌、對抗肌、協同肌配合工作的熟練程度(協調性);肌肉對骨骼發生作用的力學條件。肌肉的工作是在大腦中樞神經的調控下進行的,而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能夠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正常發揮作用,肌肉的放松能力就越好。中樞神經系統的合理的興奮與抑制運轉過程,肌肉越是放松, 肌肉就越容易被拉長,收縮時表現的力量就越大。相反,肌肉處于緊張狀態,肌肉就越難以拉長,收縮力量就小。肌肉放松還有利于肌肉協調功能的改善,動用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參加工作的肌纖維數量越多,收縮力量就大。
2.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關節的靈活柔韌性,增大運動幅度。跑的放松,能提高肌肉、關節的靈活性及柔韌性。影響關節靈活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關節周圍肌肉的體積、彈性和伸展性。
3. 肌肉放松能節省能量,減少能量消耗和延長工作時間。400米是極限強度運動,主要以無氧乳酸供能方式跑完全程。這就需要肌體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保持高速度能力,跑的技術動作協調放松,可以減少 ATP能量的消耗。肌肉的快速收縮與有節奏的交替放松,主要取決于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過程轉換的靈活性與均衡性。
4.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良好的心理品質。良好的心理狀態是獲得神經肌肉放松感和積極心理情緒的前提。運動員若在比賽中心理過分緊張, 其緊張程度將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到各部位的工作狀況, 造成肌肉僵硬、動作不協調、技術變樣、反應遲鈍, 造成運動成績下降。
四、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400米放松跑技術是運動員在四百米全程跑中,運用正確的動作技術,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恰當的全程體力的分配,機體生理、心理、運動負荷都能相適應,中樞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高度配合,以最優化地發揮機體能量以持續高速跑完四百米全程。400米放松跑能夠增強肌肉收縮力量、增加運動幅度和步長,提高肌肉、關節的靈活柔韌性,增大運動幅度節省能量,提高速度耐力和延長工作距離,提高有利于促進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建議
放松能力的獲得與放松技術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有其特定的規律,而青少年階段是運動技能獲得的重要時期,那么,放松訓練應從青少年時期抓起,從訓練的初級階段就要注重培養。400米放松跑技術的訓練應貫穿于全年訓練計劃之中。
參考文獻:
[1]劉超.論短跑的放松跑技術[J].淮北煤師院學報,2000(9).
[2]過家興,等.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3]王健.影響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訓練方法的研究 [J].武漢體院學報,2006.
(作者簡介:修 晨,上海體育學院10級研究生;陳 茜,上海體育學院;常勝欣,上海體育學院10級研究生;金昌龍,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