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文作業設計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但是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針,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作業的設計,是所有語文老師都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 語文教學 作業設計 優化手段
語文作業設計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傳統的語文作業布置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開放性和探究性,作業內容僅限于本學科知識的范圍,多數采用反復抄寫生字、詞語、片段的方法,學生無需動腦就能應付完成,不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當然少量的抄寫是應該的,也是必需的)?,F代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語文作業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有效設計,作業設計應體現知識性、趣味性、能力性和探究性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畫的實踐中全面提高自身語文素養。優化語文作業,可以這樣做。
一、仿寫、續寫
課文都是經過篩選后的精華,對學生的習作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課文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練筆的機會,如“仿寫”、“續寫”、“寫頒獎詞”……通過對課文資源的挖掘,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讓學生模仿遷移,增加寫作實踐機會,無疑是讀寫結合的一條有效途徑。
如學習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作者用詩意盎然的語言具體描述了日子去來的匆匆,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作者是通過日常的一些活動:洗手、吃飯、睡覺等來寫出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逝,因此鼓勵學生聯系自己日常的一些活動,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把孩子們眼中匆匆而逝的日子用他們的心、用他們的筆記錄下來。
生一:玩電腦的時候,日子從鍵盤上悄悄過去;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邊悄悄地溜過;放風箏的時候,日子伴著風箏飛走了。
生二: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電視屏幕前溜去;踢足球的時候,日子從我們腳邊飛過;玩耍的時候,日子從我們的嬉戲聲中流去。
多么真切的感受,多么美的語言,學生在讀中學會了感悟生活,讀中學習表達。這樣的作業設計,使語言得以運用,情感得以表達,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統一,學生的語文素養切實得到提高。
又如學習完課文《提燈女神》,鼓勵學生仿照CCTV《感動中國》欄目中為獲獎人物寫頒獎詞的方法,為南丁格爾寫頒獎詞。學生在與文本、作者、充分對話的基礎上,被她偉大的人格所感染,便饒有興趣地寫起來。我驚喜地發現,他們的頒獎詞語言或質樸,或華麗,但都情真意切,透著強烈的感染力。
生一:她用愛心點亮生命,用責任心演繹人間真情,她是天使,她是愛的化身。
生二:她不顧世俗偏見,放棄優裕生活,選擇護理事業,她不僅幫助傷病員解除肉體的痛苦,還給予傷病員精神的安慰,她是戰士們心中的女神。
寫“頒獎詞”這種作業設計方式,開啟了學生的心智,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從而獲得心靈的觸摸、相擁和感動,實現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
二、做資料卡
布置學生預習作業,讓學生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自制名人檔案(包括姓名、字號、生卒年、生平簡介、名人小故事、名人名言等),有的學生還配有名人肖像、字畫等,這種形式的作業不僅能鍛煉學生對信息搜集和處理的能力,還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更重要的是將此形式遷移到閱讀過程中,并把它作為一種學習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觀察體驗
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利用雙休日、節假日,鼓勵學生到社區、到大自然、到風景名勝地走一走,看一看,豐富自己的見聞,把個人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積累習作素材。
暑假期間,我校一棟新教學樓竣工,校園面貌煥然一新,老師和學生到校都有一種新鮮感。上課第一天,我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就是觀察我們的校園,觀察校園的變化,學生興趣盎然,拿著小日記本三五成群在校園里觀察著、議論著。學生不僅寫出了校園的變化和美,還感受到了濃濃的校園文化,從而抒發了對母校的熱愛和在學校學習的幸福感。
四、畫圖想象
為了更好地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畫圖想象也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為了體會詩的意境,學完了詩,我布置的作業就是把詩默寫一遍,再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圖。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看著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學生從中也切實感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和深遠的意境。這樣的作業不僅加深了對詩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五、排演課本劇
小語教材中有些課文是短小的劇本,如《花木蘭》、《奴隸英雄》等,可以布置學生自愿組成小劇組編演課本劇,還可自制一些簡單的道具,為了表現人物特點,學生就得認真讀書,揣摩人物的語言、心理、動作、神態等,學生試著演一演,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發現,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六、辦手抄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辦手抄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才藝展示的一個大展臺??梢岳锰厥獾墓澣?,如母親節、兒童節、國慶節等,布置學生辦手抄報。如: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之際,舉辦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手抄報展覽,學生廣泛搜集有關愛國主題的材料,如格言、愛國詩歌、愛國故事、圖片等,學生自己動手,選編材料,設計版面。這樣的語文作業,提高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使閱讀和語文實踐能力都得到了有效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語文作業,將學生引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學生在語文作業中豐富了知識,訓練了思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從而促進了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