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基礎課程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實施。本文作者結合在教學工作中的體會,對高等數學教學的方法進行了一定的總結和探索。
關鍵詞: 高等數學 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
高等數學是理工科類專業的最重要基礎課程之一,也是學好后續專業課的必要準備。數學的理論性、系統性很強,內容豐富而抽象,公式又多,一直以來對教與學雙方來說都有相當的難度。加之目前由于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都在不斷變化和改進,基礎課程的學習時數不斷減少。因此,數學課程的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下面我就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談談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1.讓課堂充滿激情和趣味
教師首先要認真對待教學,講課時要充滿激情,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些生活常識及我們身邊的一些趣味問題來建立與所學數學相關知識的聯系,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充分調動課堂的氣氛,適時地用幽默、詼諧的方式與之交流,要真正讓學生感到你對他們的尊重和關心,讓學生最終感到上數學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受罪。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任何理論都應與實際緊密結合,數學也不例外,并且有著良好的實際背景。如函數的導數與物體運動的瞬時速度;函數的定積分與曲邊梯形的面積,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現象作對比思考和推理,促使他們深刻認識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也使學生感到數學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的廣泛性。
3.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是一種多用途的綜合性科技[1],若把它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通過形象的圖表、動畫形式闡述抽象的數學理論,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育教學效果。若將傳統的板書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則可以達到優勢互補,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的“短、平、快”高效傳遞信息的功能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中效率低的不足,而傳統教學的“慢品味”的特點則可彌補多媒體太快的不足[2]。
4.練習與答疑相結合
布置適量的有針對性的練習,不僅對學生所學知識起著復習和鞏固的作用,而且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效的答疑不僅能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而且在答疑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感受和反映,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達到雙贏的效果。
5.加強預習指導
加強學生的預習指導要求教師在完成本次教學任務的同時,給出下次教學內容的要點,并設計一些問題和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和疑問去進行預習,并且在下次授課時進行課堂提問,對于大部分學生不懂或感到有興趣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充分發現和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逐漸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
6.討論學習
教師針對某一部分的內容,在課堂上可提出某一貫穿前后章節的問題,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輪流講評或談心得體會,或進行討論與辯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指導和討論,及時解決疑難問題,作必要的提示和總結。這樣的教學過程,既能加強學生對本章節重要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又使學生對已經講過的內容的理解有了升華,對后續內容有了感性認識,也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邏輯性和系統性的把握。
通過開展討論學習不僅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夠有效地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7.換位學習
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中某個章節,組織部分學生進行預習并在課堂上講解,扮演一次教師角色。而教師坐在教室里和同學們一起認真聽其授課。講完后,與大家一起討論該同學講授的優、缺點,對其中所出現的問題做一定的糾正和補充,并指出該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這樣學生能通過親身經歷對知識掌握得更深刻和牢固,并且比平時更認真,掌握得更快,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參與的熱情。
8.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表現為問題意識、雙主體意識、開放意識、探討意識和能力培養意識。教師上課要有鮮明的針對性,以知識教育為依托,著力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師生真正成為雙向交流的主體。
這種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理論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以上是我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體會和認識。當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對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認識和運用如同對知識的認識和運用一樣,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還將不斷地研究、探討和改進,以期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韓寶燕.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幾點體會[J].科技信息,2008(36):71-71.
[2]謝寶英,徐強.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09(7):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