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音教學在英語教學中不受重視的現象普遍存在。然而,語音知識與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因此語音能力的欠缺往往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本文重點分析了英語語音學習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就如何加強語音教學及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非英語專業學生 語音學習 音素 語音能力
語音是學習一切語言的基礎,有聲語言是第一性的,通過人的發音器官實現有聲語言的第一性和進一步的思想交流。英語語音教學僅限于對英語音標的學習,甚至由于各地師資水平層次不一,有的學生連基本的音標都沒系統學過,造成的結果是只能靠漢語發音的所謂相似發音學習和記憶英語單詞的發音。我通過2010和2011兩個年度英語語音公選課的教學發現了一些問題,并針對學生英語語音能力培養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1.學生語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1語音基礎差。
對于絕大多數大一新生來說,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更注重語法能力和考試能力,教師不會花太多的時間更正學生錯誤的發音,更不用說系統講解語音知識了。這就造成絕大多數大一新生缺乏語音知識,甚至連什么是音素、英語語音中音素的數量、元音音素和輔音音素的區別都不知道,更不用說了解英語語音中的重讀、話語節奏、連讀、同化、弱化等規則了。
1.2母語和方言的影響根深蒂固。
對于大學一年級的英語學習者來講,漢語是他們學習、運用了近二十年的語言,因此,很多情況下更習慣用漢字或拼音標注英語單詞的發音。漢字或漢語拼音對英語的字母、音標發音造成了極大影響。其次就是各地方言對于學生發音的影響。某些地域的方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英語的發音,比如四川、山東、福建、廣東等地。
1.3語音練習方式單一。
總體來說,語音教材均分章節介紹不同的音素、發音示意圖、單詞句子的讀法、語音語調等,每章節后都附有近乎相同的詞匯、短語和句子練習。另外,練習方式的枯燥、單一也使學生沒有興趣堅持練習發音。
1.4對語音學習重視不夠。
許多學生都認為語音課就是讀單詞、短語、句子、文章,把語音課當做一門孤立的課程,并沒有意識到語音教學和聽力、基礎英語、口語等課程的有機結合,也沒有意識到學好語音對培養其他英語能力的促進作用。
2.學生英語語音能力的培養
2.1了解英語語音學習的相關知識,系統地學習語音。
學習語音時,首先要搞清楚字母、音素、音標,以及音節之間的關系。字母是語言的書寫形式,英文中有26個字母。音素是語音的最小單位,是語音學家在分析和比較了許多種語言后概括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有48個,一般分為元音和輔音兩大類。每一個英語詞都有語音形式和書寫形式,音標就是用來標記每一個詞或字母的讀音的書面符號。一定要把音標和寫法相同的字母區分開來,音節是讀音的基本單位,任何單詞的讀音,都分解為一個個音節朗讀。
2.2克服焦慮心理,提高自信心。
焦慮是學生在學習中一種特有的心理現象,對英語學習者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大多數學生因為英語水平不高,怕讀英語的時候出錯、丟面子而緊張焦慮,從而不愿意開口練習,也因此語音能力得不到提高,繼而影響英語其他能力的提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學習者要擺正心態,放下包袱,不要因為害怕出錯而不張嘴,出錯并不一定是壞事,在練習過程中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才能達到提高語音的目的。
2.3了解英語音素的發音,多模仿、勤練習。
語音學習不僅是模仿,還要明白發音的原理,做到自覺模仿,多加練習,但要避免用自己語言里近似的音代替別的語言里的音。比如,在教學中發現總有些學生把字母C[si:]發為[sei],把path[pɑ:θ]發為[pɑ:s]。音素[s]的發音原理為雙唇微微張開,舌尖上抬,接近上齒齦,舌頭自然放松,氣流通過舌尖和上齒齦之間的縫隙,形成摩擦而發音,但聲帶不振動。音素[θ]的發音原理為舌尖微微伸出,上下齒輕輕咬住舌尖,送氣但聲帶不振動,氣流通過舌尖和上齒齦的縫隙摩擦而發音,但學生往往將舌齒音[θ]發為齒齦音[s]。
學生明白了音素的發音原理后,甚至可以做到無師自通。我們的發音器官都相同,發音原理大多可以通過自身的體驗領會,并不難學。比如,清輔音和濁輔音發音的主要差別在于前者聲帶不震動,后者則需聲帶振動,在學習時可以把手放在喉嚨處體驗領會。
2.4克服方言影響,講好普通話。
有些同學由于受到方言發音的影響,在英語語音上發音不準確,比如[n][l]不分,尤其我院學生多來自山東省,許多內陸地區學生對英語音素[s][z]發不好,直接原因就與其方言的發音有關,這種現象被稱為母語負遷移現象。母語負遷移現象是指學習者把母語的某些語言項目直接遷移到目標語中,導致錯位的出現。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說好普通話對避免類似負遷移現象有很好的作用。
2.5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營造語音學習氛圍。
近兩年我院開設了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語音選修課,學生們也確實有這樣的需求,想系統學習英語語音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英語語音學習進行正確引導,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比如可采用小對話、小笑話、繞口令和英文詩歌等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效率。運用繞口令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鍛煉學生舌頭的靈活性,讀音及辨音的準確性;用英文小詩訓練語音技巧使乏味的語音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聽者也能從語言的音韻中得到美的享受,從而多學、多說、多練,提高英語語音水平,促進英語學習。
2.6利用網絡平臺,獲取更多學習資源。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給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在網上有很多好的英語學習網站和視頻,比如百度文庫、大耳朵英語學習網站、普特英語學習、《瘋狂英語》、《走遍美國》等,給學習者營造了一種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還可以通過看原聲電影、聽英文歌等方式,輕松地培養語音能力。
3.結語
英語語音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創造機會讓學生通過語音學習學會交際,最終使學生全面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王桂珍.英語語音語調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王偉,郭娟娟.淺談非英語專業英語專業新生英語語音能力培養策略[J].大觀周刊,2011(16).
[4]侯潔誠.如何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語音學習中的問題[J].群文天地,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