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當前高職會計教學改革的趨勢。本文在分析了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后,針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并提出了保障其有效實施的措施。
關鍵詞: 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教育,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和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在高職院校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專業改革與建設,帶動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創新型人才。
一、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界定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既包括獨立開設的創新創業類實體課程,又融入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的滲透性課程;既包括創新創業基礎理論課程,又包括創新創業的模擬性、體驗性實訓課程。此外,還包括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的有組織、面向社會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和校園科技文化活動中的創新創業部分。
二、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課程建設是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保障。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在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但是,多數院校僅僅是增設“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課程,或者組織個別有較強創新意識的學生參加各省、國家“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競賽,這導致創新創業教育不規范、不系統、針對性不強,大部分學生很難得到訓練。究其原因,是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貫穿到整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去,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也沒有真正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沒有形成以創業為主線的系統的、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三、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
全面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當前高職會計教學改革的趨勢。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其課程體系應圍繞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課程體系來設置,建立一套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并考慮課程內容的前后銜接、連貫及過渡關系,其設置可分為理論課模塊和實踐課模塊。
1.理論課模塊。
?。?)創新創業基礎理論課
創新創業基礎理論課是對創新創業知識做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并向學生傳授與創新創業相關的核心知識的課程,屬于獨立開設的課程,可以通過講座和專題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由會計專業的老師和會計專家進行講授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第一學期安排《專業教育》的學習,讓新生對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的職業有所了解,以便合理地制定大學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開設《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創新性思維》、《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課程,通過講授創新創業基本知識、介紹成功人士創業經歷等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思維意識;開設《創新與創業精神》、《創業心理與技能》、《創業管理》等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構想設計和技能的訓練;開設《現代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課程,傳授給學生與創業有關的知識。
(2)融入專業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創業教育
這種方式不需要打破現有的課程體系,主要是在已開課程中挖掘開發、增強和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將與創新創業有關的道德和品質課程融入兩課的教學過程中;將與創新創業知識與能力有關的課程融入會計專業課(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等)的教學中。
2.實踐課模塊。
(1)融入會計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創業教育
傳統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主要是以專業核算技能為主,會計實訓的動態仿真性差,無法體現出會計是如何參與企業的管理,而且會計實訓多數是獨立的實訓,無法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引入ERP沙盤模擬實訓,即在基礎會計實訓、財務會計實訓、管理會計實訓、財務管理實訓、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增添ERP沙盤實訓內容,創建一個仿真的企業環境,建立起動態的實訓體系,幫助學生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知識體系,促進、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賽事和活動
在第四學期,也就是大二的下學期,可結合省、國家“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競賽來開展大學生模擬創業活動,主要采取模擬演練、專題講座的形式,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理論聯系實際并運用專業知識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組織能力、書寫及作品包裝能力、形象和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而學生模擬創業活動的最終成果—“創業計劃書”正是對會計專業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內容包括了創業背景、創業團隊、市場調研、營銷策略、資金計劃、財務分析與預測、風險評估、退出計劃等,動態的、仿真的創業情景加深了學生對企業會計工作的感性認識,通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崗位鍛煉,使其對于維持企業正常運作的供應、采購、生產、庫存管理、銷售及物流配送等完整供應鏈系統有大致的了解,更加深入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過程,清楚感受到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大大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提高創新創業水平。
(3)企業實踐教學
目前高職院校大力開展了實踐教學改革,加強了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會計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應充分利用這一平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如安排學生進行企業調研,對企業進行全程跟蹤,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要求學生綜合會計核算、企業管理、企業理財、營銷策劃等多種專業知識與創新思維、探究方法等內容相結合,以分析和幫助解決對應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為實踐項目,實現專業能力的交叉融合,從而提高高職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學習等創新能力,從而分析和解決企業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或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建議。另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設立會計服務公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
四、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保障
為了保障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效實施,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創新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創建積極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
學校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宣傳、組織活動等多種方式努力在學校里創建出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這樣才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如多舉辦一些創新創業設計比賽,并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將創新創業教育拓展到學生的各項社團活動中,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在校園里開辟一個大學生創業中心,積極鼓勵學生創業,通過實踐增強創業能力。
2.加強師資培訓,創建一支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創新創業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要有一支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來保障,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應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如開展應用創新科研活動,以科研促教學,從而提高教師的思想與業務水平;邀請名人、名家舉辦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專題學術報告,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積極鼓勵本校專任教師走入企業,親身體會創業歷程,積累創業經驗,等等。另外,還應加強校外師資隊伍的建設,聘請一些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創新人才或創業成功人士進行實踐教學、給學生作專題講座或對創業大賽等模擬演練活動給予相應指導、點評等。
3.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課程。
高職院校應積極打cl1yZR7MEFbFvGDW8wCeQQ==造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課程,以必修、選修等方式面向全體學生,并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網絡資源建設,使國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資源能夠共享,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實踐基地建設。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必須強化創新創業的實踐教學環節,而這是離不開企業的支持的,高職院校應加大產學研合作的力度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最好是能夠爭取到企業資金上的幫助。學生到相關企事業單位實地鍛煉,在良好的實習環境中,在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老師的指導下,在與管理精英和創業楷模零距離接觸中,能夠親身感受到創新創業的過程,更好地培養創新創業的意識,掌握創新創業技能。
參考文獻:
?。?]王福英,林艷新,侯新.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學專業教育融合探討.會計之友,2010(3).
?。?]韋春燕,韋國燕.高職財經類院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0.
?。?]曾祥慈.ERP沙盤在高職會計專業實訓體系中的應用.中國市場,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