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樣化情境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多感官去探索與解決問題。而只有在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才具有實戰性和現實意義。創設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識的多樣化情境,能夠加深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激勵學生不斷探索,并進行知識遷移。作者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創設學生樂學的情境,以激活理論課堂。
關鍵詞: 多樣化教學情境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理論課堂
引言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我們要設法把學生的感情煽動起來,讓學生的心理處于“激活”狀態。只有在心理“激活”狀態下,大腦才能興奮,思維才能敏捷,才會加速知識的接收、加工和組合的進程,才會使知識迅速得到鞏固并轉化為能力。隨著教學過程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心理有時處于疲軟狀態,課堂顯得有些沉悶,教師要善于尋找刺激源,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不斷引進新的教學信息,更新教學方法,創設一種多變而有序的教學情境,力求課課有新鮮感,堂堂有新內容。要引進趣味性的內容或采用一些有趣的形式來活躍一下氣氛,讓學生愉悅起來,愉悅是最好的誘發劑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奮劑。學生有了愉悅感,對所學內容才會饒有興趣,才會情動而思發,增強求知欲。
那么,在技工學校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理論課上應創設怎樣的情境,激活課堂教學,讓學生愉悅地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嘗試。
一、趣味情境,誘導入勝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將外部刺激內化為主體感受的心理體驗過程。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有影響力”的事物。而金屬材料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體現趣味性,體現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魅力,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金屬材料發展史上很多軼事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用其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學“疲勞破壞”時,創設如下導入情境:
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派出轟炸機頻頻轟炸英國本土。英國皇家空軍駕駛戰機在空中攔截,戰況慘烈。突然,在不長的一段時間內,英國戰機相繼墜落,機毀人亡,且在墜落飛機的殘骸上無任何彈痕,從而引起一片恐慌。英國軍方對墜落飛機介入調查。
師:德國是否發明了什么新式武器。
師:當然不是。那是怎么回事呢·
師:隨著調查的深入,最終結論是:這些墜落的戰機無一例外地是由于疲勞現象的發生而墜毀的。金屬疲勞會帶來如此不可想象的慘痛代價,那么是什么引起了金屬的疲勞,如何避免疲勞破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金屬材料的疲勞強度。這樣,以趣味性例子自然過渡引入課程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金屬疲勞破壞對生產安全的影響,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感,使學生有目的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生活情境,入境釋疑
金屬材料理論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涉及知識面廣,專業術語多。教師若一味從理論到理論,則只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還會讓學生感覺枯燥、味如嚼蠟,失去學習興趣。陶行知先生有這樣一個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說:“我們要以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后別人的知識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部分?!比魏斡行У慕虒W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不可遠離生活而行,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理論知識是從實際操作和生活中而來的,其課堂教學更不應是脫離生活的“空中樓閣”。因而,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情境的生活性,化難為易,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作為臺階,入境釋疑,才能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在講授鋼的牌號時,設置了這樣的提問:同學們,身份證號由幾部分組成·大部分學生脫口回答:省、區、出生日期……各種不同的鋼也有身份證號,它們又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這樣通過類比,將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使學生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愉快感和成功感,達到樂學的境界。
三、問題情境,設疑探究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景,作為思維階段的開始,思維起于疑問?!币蓡柺前l現問題的信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形成創新思維的起點。有了疑問,學生就不再依賴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不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而是敢于擺脫習慣、權威的影響,打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敢于用一種新穎的、充滿睿智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力求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發現新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故意制造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例如學習鋼的表面熱處理時,為了強調表面熱處理后零件的“外硬內韌”的性能,可創設如下情境:
師:在機械設備中,有許多零件是在沖擊載荷、扭轉載荷及摩擦條件下工作的,如汽車變速齒輪及傳動齒輪軸等。它們要求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要具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要達到這一要求用高碳鋼可以嗎·
生:……(部分學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
師:如果可以的話,心部性能能否達到要求·
生:……(部分學生接著回答不能達到要求。)
師:用低碳鋼可以嗎·
生:……(部分學生回答表面性能達不到要求。)
通過設疑、提問、引導,選材與學生的認知產生了矛盾沖突,學生此時會急于知道問題的答案,思維處于高度集中狀態。教師因勢利導,根據中碳鋼的性能,結合熱處理將概念重點層層突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情意原理、序進原理和鞏固原理。
四、媒體虛擬情境,營造活潑氛圍
學生具有求異、求變、求新的心理特征,他們追求新奇和刺激。而理論知識本身缺乏娛樂性、生動性,教師創設情境時若只注重邏輯論理,而忽視愉悅性,其情境既不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又形式呆板,難以讓學生放松情緒,活躍思維。因而教師要創設媒體虛擬情境,讓學生輕松愉快,靈感閃爍,促使學生樂學。教師設境時,盡量選擇新穎性的材料,制作有趣的動畫課件,采用幻燈片、投影儀、錄像等動感手段,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五、展示性情景,挑戰自我
任何時候,挑戰都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教師創設情境不能唱獨角戲,而應積極創設展示性情境,為學生“秀”自己創造條件。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張揚個性,凸顯特點與專長,還有利于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與優勢,增強學習的勇氣與信心。例如:教學鐵碳合金相圖的應用時,我并沒有先把相圖畫在黑板上,而是先在黑板上寫出了一首令學生耳目一新的相圖訣:
溫度成分建坐標,鐵碳二元要記牢。
兩平三垂標特點,九星閃耀五狐交。
共晶共析液固線,十二面里組織標。
基本組織先標好,相間組織共逍遙。
分析成分斷組織,鑄鍛處理離不了。
引導學生根據相圖訣回憶一下相圖的結構組成,自己能否畫出來,學生便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想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時,教師就要把講臺交出來,使課堂成為學生“秀”自己的舞臺,“請”學生上臺,讓其在黑板上進行講解分析,引導坐在下面的學生進行點評,讓學生之間互相答疑、討論、爭辯,用一部分學生的智慧去“點燃”另一部分學生思維的“火花”,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輕松的互動氣氛中,學生主動、積極、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學識,體會專業學習的價值。
六、真情實境,學以致用
當創設情境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專業課是活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有價值的,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現象來理解新的知識。創設的情境越真實,越接近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就越能有效地深化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內容時,可以創設如下情境:
師:同學們,你的自行車都有哪些材料組成·
生:……
師:自行車的中軸和鏈盒所用材料,哪種需要較高的硬度和強度·哪種需要較高的硬度和強度·
生:……
師:為什么·因零件的工作條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必然會對金屬材料提出各種不同的性能要求。
這些鮮活的教學素材縮短了知識和生活的距離,沖破了生活和專業課的屏障,將理論知識拓展至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結語
技校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理論課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專業學科,專業教師在授課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巧設教學情境,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化解成學生喜聞樂見的知識,使學生樂于接受,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引學生入境,點燃學生對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理論學習的熱情,寓教學于情境中,使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理論的教與學在和諧的氛圍中相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