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成性教學是新教學理念下的新的教學形式,它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為教學應該是一個創生與開發、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關鍵詞: 教學形式 生成性教學 生成性資源
一、生成性教學和生成性資源的含義及其特點
1.新課程理念對生成性教學的定義。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應該是一個創生與開發、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種教學被我們稱為生成性教學。所謂生成性教學是指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學生的需要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的及時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課程的教學形態。
2.生成性教學的順利進行離不開生成性資源。所謂課堂生成性資源是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圍繞多元目標,在開展合作、對話、探究、交流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即時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這里的“新問題、新情況”,就是“生成資源”。
3.生成性資源的特點。(1)非預知性。傳統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所有的教學環節預先準備和設定好,教學過程就是教學設計的實現過程,其教學資源具有計劃性和預知性。而生成性教學資源卻是無法預知的,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和突發性。(2)當下性。生成性教學是動態的、不斷推進的、過程性的存在,生成性資源也是轉瞬即逝的,它只存在于某個即時的瞬間或短暫的過程,所以具有當下性和不可逆性。(3)內隱性。生成性資源雖然廣泛存在于師生教學過程中,但是它不會像其他教育資源那樣隨時隨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它只在某時某地的某個場合才會出現,它是內在地隱藏起來東西。(4)無限性。生成性資源具有無限存在的魅力,只要你擁有一雙善于發現和捕捉的眼睛,就能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生成性資源的生成準備
1.生成性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教師個人的綜合素養,至少需要具備:(1)深厚的文化底蘊,寬闊的視野,靈活的思維。教師才能及時而有效地應對課堂上瞬息萬變的不確定的生成性資源。(2)精深的專業素養。(3)豐富的教學經驗。(4)足夠的教學機智。(5)高超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2.搭建平臺,促進生成。(1)人文環境。構建自由、平等、民主的對話平臺,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進入積極、活躍、創新的思維空間,體驗被尊重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建立起自信和進一步對話的愿望。教師在和學生在對話中,也能感受到真誠的配合、心靈的碰撞、預設和生成的默契、創造的樂趣。只有這種課堂氛圍,才能將課堂帶入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充滿活力的資源生成境界。(2)問題情境:創設新穎、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生成性教學也是通過設置能夠拓展思路、優化思維、且又適合學生需求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成意識,促進生成性資源的涌現。
3.精心預設,資源生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在熟悉課程標準、全面了解教材、充分了解、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對教學進行全方位的預設。并且努力使整個預設在空間上有最大的包容性、自由度、伸縮性。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應變地根據學生的積極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教學的行為,不能一切圍繞既定的教學設計落實或教學環節的完成。生成性教學雖然追求生成,但是它并沒有否定預設。因為預設與生成是教學過程中的矛盾統一體。生成性教學既要精心的預設,更要動態生成。而且只有精心預設了,教學中才會出現精彩生成。
4.轉變觀念,生成的關鍵。生成性教學雖然已經被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專家提了很久,但是這種思想并沒有深入人心。因為不少人只是學習了文件,其實還沒有領會生成性教學的實質,也就是生成性教學的思想內涵。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一些人的觀念仍沒改變,“教師中心”的指導思想根深蒂固。有時表面上好像是以學生為主體,其實仍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只有真正把教師放在引導者和把學生放到主人、主角的位置上,真正的生成性教學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這是教學生成的關鍵。
三、生成性資源的生成捕捉
1.“課堂意外”中捕捉生成性資源。一次,在聽公開課“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的過程中,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合作與探究。課堂上,大家唇槍舌劍,氣氛熱烈而和諧。突然,不和諧的聲音不合時宜地出現了,一個平時不大講話的同學站起來說:同學們,既然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為人民負責,那么政府的工作人員就應該為老百姓盡職盡責地做事,這樣才能配得起“人民公仆”的稱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公仆卻騎在人民頭上作福作威、橫行霸道、以權謀私甚至貪污受賄、貪贓枉法,完全是“官老爺”從古代穿越而來。請問應該如何解釋呢·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立刻議論紛紛,而且興趣濃厚。這個所謂的“奇談怪論”嚴重干擾了正常的課堂進程。這個“課堂意外”是個難得的生成性資源,教師可以從別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到反腐敗的重要性以及反腐倡廉同樣體現了政府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美麗的錯誤”蛻變生成性資源。生成性課堂教學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他們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缺點和不足。此時,請教師們千萬別慌,也不要輕易打擊學生的信心。正確的做法是通過教師引導把學生的錯誤變成美麗的生成性資源,學生在教師機智的引導下實現對新知識的頓悟,此舉不但不會留下教學的后遺癥,而且可使學生加深對新知識的掌握,何樂而不為呢·
3.“思維沖突碰撞”中迸發生成性資源。課堂教學中“沖突”,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背景,提高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即從學生學業水平、發展潛能和需要出發,從教材中精心提煉出適合學生能力發展要求并能啟迪學生思維的關鍵性問題,通過巧妙的引導和點撥,使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的聚焦點凝結在這些內容和問題上,不同的學生思維、情感就會發生激烈的碰撞和斗爭,這時學生的情感高亢,思維活躍,討論激烈,語言交鋒犀利,千方百計想質疑辯難弄個明白,使沖突迭起、推向高潮,從而迸發出精彩的生成性資源。
生成性教學既要教師的精心預設,又需要教師對生成性資源的準備和及時捕捉,這二者相輔相成才能達成教學高效和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