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會碰到一些創業公司現金已完全耗盡后才焦急融資,四處找錢,其中甚至一些有收入、有利潤的公司也因擴張太快或戰略錯誤而陷入資金困境。不管原因是啥,一個創始人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對自己的現金狀況了解重視,能安排周到,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和應變措施。如果對自己的生命線都不重視,公司談何做大?
在我們的工作當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創始人,他們有夢想、有激情,有些已經有收入甚至利潤了,但對公司的現金流情況卻不夠關心,結果出現擴張太快或戰略錯誤的問題。在發現錢快花光的時候,才想起來要融資,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很多人做決策的時候,只想到自己要投入多少錢,賺回多少錢,卻很少考慮萬一投入收不回來怎么辦?市場是多變的,光景好的時候,人們容易過高地估計自己以及客戶的靠譜程度,不知不覺中步子就邁得過大了。如果企業沒有救急用的備用金,基本上就完蛋了,因為一旦碰到這種事,你就會發現自己找不到錢了。求助銀行?基本不可能。間接融資基本上離早期階段的公司(特別是TMT公司)遠遠的。在風險投資人看來,如果創業者做企業做到了現金流十分危險的境地,印象分一定大打折扣。此外,如果現金流困難,對于創業者同投資人博弈、談判等都十分不利。
公司陷入資金困境是創始人商業上不成熟的表現,它歸根到底是對自己和外部環境的認識不夠充分,以及責任心的缺失。創業者永遠要記住:現金流是公司的生命線,現金流斷了就什么也沒有了,所以一定要關心成本,做決策的時候也一定要看自己的承受力怎么樣,要明白什么是最壞的結果。
未雨綢繆很重要。靠市場的力量去賺回錢來,這是最良性的方式,哪怕是將成本全部去掉后,你只賺了一毛錢,也是安全的。但是,這里要避免被一個假象迷惑——不能賺了賬面利潤而斷了實際的現金流,因而不得不用主營業務之外的方式去彌補資金的不足。正確的方式是從主營業務里產生正向現金流。
有些公司(尤其是一些互聯網公司)在起步階段都是需要持續投入的,如果你正運營著這樣一家公司,那就要加強關注自己花錢跟融資的節奏了。關于什么時候融資的問題,這一點相信很多我的同行都深有感觸,那就是創業者應該在市場好的時候融資,而不是等到需要錢的時候再去找。只要有錢進來,就能為企業的發展解決時間問題,只要有時間,創業就有機會成功。
雖然不少朋友可能聽說過那種在關掉公司前一秒鐘融到資,逆襲成功的神話,但這里還是需要提醒各位創業者,不能迷信這種東西,它發生的概率接近于零,尤其是在市場情況并不太好的時候。
(摘自《創業家》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