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政治文明,是“DIY主義”的復興:參與、自立、簡潔、人性化,再大的官也不例外。昔時帝王出行,敲鑼打鼓,陣勢懾人。有人在身后撐起頂幔,有人為其持扇送涼,有人為其抬大轎。現代社會權利平等的復興和人力成本的巨增,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回歸,促成了現代政治文明行為的新方式。
以傘為例。傘有遮蔭擋雨的功能,南非前領導人曼德拉出獄之后在露天廣場演講時正好面對午后的艷陽,光線強烈刺眼,身邊的工作人員為其撐起一把傘。這對需要與聽眾交流的演講者而言,沒有自己執傘,并不屬于行“帝王之風”,也不會對背對陽光而坐的聽眾,形成一種“待遇差異感”。確實,從今天的政治倫理來看,除非確屬不方便,否則親自持傘與否,已經成了衡量大小官員們“官德”輕重的一面透鏡。
傘除了有繪出“官德”色譜的透鏡作用之外,傘還有更多有趣的附加政治功能。
話說2012年6月22日,正在英國訪問的“緬甸之花”、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應邀前往英國首相卡梅倫的鄉郊官邸短敘。昂山素季是牛津畢業生,其已故丈夫是英國人,而昂山素季之父昂山將軍,則一度與日軍合作,抵抗過英殖民統治者,后又掉轉槍口,聯英抗日。昂山素季身上,打下了很多英國的印記,她在訪英期間,說到自己國名時,仍多次用到了英殖民時代的舊名。
所以,作為今天在緬甸最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以及在全球廣受崇敬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被英國首相請到私交意味相當濃厚的鄉間官邸一敘,并不令人驚訝。
適逢英國式的多變天氣,一陣降雨突然而至,正在野草叢生的官邸花園散步的他們,并不急于跑回屋里避雨,卡梅倫施展英國紳士風度,親自撐起一把大傘,倆人在雨中邊談邊走。
卡梅倫刻意制造出一種為女士打傘的紳士效果,可惜的是,照片傳出來之后,人們發現,首相打的是一把破傘。英國人認為,拿一把破傘為這么端莊和謙遜的女士“遮風擋雨”,獻的不是“殷勤”,而是“粗魯”。還有人憤憤不平地說,“破傘”、“荒蕪的花園”,讓“日不落帝國”面對昔日殖民地的來客時顯盡沒落之態,如今財政赤字纏身的英國首相,連把像樣的傘都買不起了。
在烏克蘭,傘還可以作為一種“政治防御”的軟武器。話說2010年,當烏克蘭議會就是否允許俄羅斯黑海艦隊駐扎一案進行討論時,反對此案的議員中,有人開始向主席臺和議長投擲雞蛋。
雞蛋是一種被看作不會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的“進攻性武器”,被襲擊的人除了會沾上一身難看的蛋清和蛋黃之外,鮮有被雞蛋打傷打殘的報道。當然,煮熟的雞蛋,則不在此范圍之內。
為了防范這類“進攻性武器”的侵犯,烏克蘭議會上有人撐起了“防御武器”——傘,議長及數個被襲擊的議員,全躲在大傘之下。可以看出,在這個激烈的議會現場,傘具備了非傳統的使命。
在西方議會里,有人會被潑面粉,有人會被砸蛋糕,假如認為這是一種暴力,那可能就犯了“簡單思維”的錯誤。那只是一類有創意的抗議和抵制方式。真正訴諸于暴力的人,誰會用面粉、雞蛋和香美的蛋糕作武器呢?所以,相對于硬梆梆的盾牌和馬刺,那“風情萬種”的傘盛開在議會的大殿內,或許還是一種“政治式的調情”呢。
最高的政治是“無為而治”,而傘下政治的最高境界,或是“不用傘”。在美國今年7月的一次競選演講中,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爭取連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快步跑上講臺,任憑雨水打濕了衣服,奧巴馬不停地用手抹開眼簾前遮擋了視線的雨水,激情演講。等渾身澆得濕透的奧巴馬走下講壇與屋檐下的民眾握手時,看得出來,選民們是多么興奮。
有人問奧巴馬為何不打傘,奧巴馬說聽眾中只要有人站在雨中,他就沒理由打傘。奧巴馬2008年競選總統時曾走遍全國,硬是磨破了皮鞋。當時有人發現,在競選途中稍作休息的奧巴馬,其皮鞋底居然有兩個磨爛了的洞。今年,奧巴馬的“不打傘”,正好與華爾街出身的競爭對手羅姆尼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羅姆尼曾為了在轎車里多出點空間,把家狗綁在車頂上任憑風吹雨打。羅姆尼的“無情作派”,與奧巴馬跟民眾間的“有情作派”,正好就是政治競爭中有趣的題材。傘政治,因現代政治文明的到來而精彩。
(摘自《世界知識》2012年第15期)
1 2006年7月6日,德國總統克勒在柏林貝爾維尤城堡舉行傳統夏季聚會,客人們正在傘下吃飯。
2 1994年3月4日,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在特蘭斯凱一座山上發表演講,一把傘為他遮擋烈日。
3 2012年7月14日,奧巴馬來到弗吉尼亞州府里士滿附近一個小鎮上發表演講,雖然天氣突變,很快變成瓢潑大雨,但始終無人為他撐傘。